丹霞山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古时南召八景之一乌墁寺属于南召县吗
TUhjnbcbe - 2024/4/28 18:44:00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古时南召八景之一“乌墁寺”

属于南召县吗?

乔端镇中心学校王玉文

古时南阳各县都有八景。内乡的湍源村曾隶属南召县乔端镇,与乔端镇石鼓村毗邻。湍源是湍河的发源地,湍河是内乡人民的母亲河,“湍河春涨”是内乡县古八大景观之一,“湍水渔舟”是邓州历史上著名的八大景观之一。南阳市的这些县为什么古时都有八大景?难道仅仅因为“八”是个吉祥的数字,政府才这样统一要求各县评出八景,不得而知。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记载有南召八大景观:鹿鸣耸翠(云阳鹿鸣山)、鲤鱼遐翀(鲤鱼垛,原属南召县,后划归方城县)、石床瀑布(小店空山)、金马仙凤(云阳镇官山)、丹麓霞霭(留山丹霞山)、乌墁谈空(白河上游乌墁寺)、窟峰鼓啸(留山窟窿山)、仙洞泉通(乔端仙人洞)。该县志对这八大景观,都配有图诗,而且在该县志“水志”、“古迹志”、“寺观志”上都又有描述。这八大景观其中两处:仙人洞和乌墁寺,都在老南召县域西北乔端地区。在乔端工作,今天我想考证的第一个问题是:乌墁寺属于南召县吗?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之一八景赞记载:高谈于乌墁,白河洋洋。

卷之二寺观志记载:乌墁寺,县西北二百一十里。

卷之二水志记载:淯水即白河,县西北,发源不放头山乌墁寺,宽十五丈,深五尺二三寸,自西顺流而东一百六十里,至抬头通入南阳县。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之一:

乌墁谈空(1)

陈之熉临川(2)

乌墁青青草不除,白河出处此寻初。

浑疑性定澈空教,便觉心明了自如。

晴色淡看闻鹤净,月光皎照野云疏。

公余暂饮廉泉水,说与山僧细细书。

(1)〔乌墁(màn)谈空〕:在县西北二百一十里白河上游发源地有不放头山,山上原有乌墁寺,这里的僧人对人讲解定性悟空的道理。谈空:谈论佛教义理。空:泛指佛教。乌墁寺旧址上,现仅有乌墁寺塔,位于嵩县白河镇五马寺村。

(2)陈之熉,江西省临川县人,廪生拔贡(享受一定俸禄,选拔出来在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秀才),乾隆十一年(公元年)三月——七月任代理南召县知县,后又于乾隆十一年九月——乾隆十二年任南召县知县。他到任后,在顺治十五年知县纪中兴所纂两卷本《南召县志》基础上,补入十分之七内容,经二年完竣现在存世最早的《南召县志》,共约8万字,分四卷刻版印行。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之四古诗:

乌墁谈空

陈光晟海宁

破帽青衫说什么,不如枯寺送弥陀。

汤汤河水波千叠,未及禅回一欠呵。

考证:“乌墁谈空”既属南召八景之一,编修《南召县志》的知县派人或亲临绘图题诗,那么乌墁寺在清乾隆年间应属南召县管辖,事实是这样吗?

乌墁寺现在嵩县白河镇五马寺村,五马寺村名是“文革时”乌墁寺念转音演变的,寺已经不存,现仅存有一座七层砖塔叫乌墁寺塔。

从乔端镇区往西北行36公里到达白河镇区,中间过云岩寺,再往西北行17公里方至五马寺村。可见乌墁寺距现南召县最西北的乔端镇较远,达53公里,比老县城云阳到乔端的距离70公里略近。

五马寺村位于白河镇西北方向,处在5A级景区白云山脚下。在该村一块竖着古塔的指示牌旁,离开村子里的水泥路,笔者一行沿着山路向不远处的乌墁寺塔走去,转过一个弯路,远远便可以看到古塔的上面两层,一大片翠绿的竹林遮挡住了塔身,远处则是杂树丛生的山坡。沿途走近时,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清见底。

该塔为密檐式六角形,塔基依山势而建,其外观前高后低,由二十五层条砖叠起。塔基为实心,共七层,每层高一米八,总高度约12米。该塔正面曾镶有石质塔志一块,上刻有“十方海会普同之塔”及“嘉靖壬寅年”(年)的字样。原有的塔志上方呈陶制庑殿式门楼,卷尾龙吻,坡脊均为筒瓦饰形。有考古工作者称它是豫西乃至中原地区保存较完整、做工最精美的一座明代砖塔。乌墁寺塔因其塔身淡红,有人又给它起了个漂亮的名字“胭脂塔”。

笔者了解到,这座古塔的塔志上所记载的文字为:“先祖法讳明泉,号雪川,乃怀庆府温县之望族,鷿岁出家,礼伏牛山上云岩寺无相真公为范,后参大乘山……返伏牛。迄西鸡脚墁白云庵,爱其山水奇秀,境清人空,诛茅为庐,燕民乐道……成化八年乙酉年壬申日入灭荼毗。现有瑞相收其骨舍利,今有小孙善守、善软等同发虚心,尽捐己资,重建浮屠,永为后世之模范……”

村民说,有盗宝贼曾将塔基的一个角损毁,随后当地政府用水泥和砖进行了修补,现在看去,这座塔还稍微有点倾斜。年,十方海会普同之塔被嵩县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一位村民谭瑞枝老人回忆,上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她家没有房子,她家还曾在乌墁寺寺庙中居住过几年,当时的庙宇比较完整,上殿三间,下殿三间,另有三间厢房。

“这座庙被拆的时间大概是年前后,当时已经严重破损,也没人修复,”现在在原乌墁寺遗址上居住的五马寺村民李春茂告诉笔者。年,他在原址上盖起了房子。据他回忆,之前的乌墁寺内梁上雕有彩绘,所供奉的佛像为土坯所制,在“文革”期间被全部敲碎。

如今这处占地不到半亩的地块,已经寻找不到关于乌墁寺的遗迹。在原乌墁寺的东南方向几十米外,是一片千年银杏林,或许只有它们见证过这座古刹曾经香火旺盛的昨天。

云岩寺、乌墁寺佛教属于唐伏牛自在禅师开创的伏牛山佛教门派,属南传佛教,讲的是即心即佛,自然而然,平常心是道,要求弟子们在苦修苦行、领悟自性上下功夫。自在禅师在云岩寺开堂说法,有一段精彩禅话,流传至今。自在禅师上堂曰:即心即佛,是无病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有位僧人站起来问:那么,什么是洒脱的语句呢?师曰:伏牛山下古今传。

上网百度搜索“白河镇”的历史沿革:白河镇建制悠久,清光绪32年()为南召县白河保,民国二十一年()为南召县白河里,民国三十年()归汝川镇,年划归伊鲁嵩县一段时间后复归嵩县。白河于年解放,原名龙王庙,解放后更名为白河。网上的这些说法有依据吗?

年12月,河南省军区为尽快铲除伏牛山区匪患,在乔端成立白河县,县政府设在乔端,下辖三个区:乔端、钟店、龙王庙。白河县政府领导是原南召县政府的领导。年4月,内乡、嵩县解放后,撤消白河县,龙王庙回归嵩县,乔端、钟店仍归南召县。这也是近现代白河镇曾属于南召县的一个佐证吧。

嵩县的《嵩县志》等县史县志对白河镇山水、集镇、人口等有详细的记载,种种迹象表明,嵩县人一直认为白河镇是属于他们的,并且有记录可查。而南召的《南召县志》等史料对白河镇的记载除“乌墁谈空”外,其他几乎没有。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之一“建制”中的学校、祠庙、仓厫、保里、铺舍、店房、集镇、桥梁、兵坊等,没有任何关于白河镇(龙王庙)地名景物等的记载,在“店房”中记载的正西方最远的地方是:喘坪(乔端)一百八十里。

康熙十二年刊本《嵩县志》卷八文志,记载有明朝洛阳人兵部郎中乔缙写的《伏牛山云岩寺记》,云岩寺曾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在乔端和白河镇区之间,距乔端31公里。此志记载有《唐自在禅师》。

清乾隆三十二年()《嵩县志》把“五蛮寺、梅子沟、麦子坪、龙王庙、上庄坪、油录沟、大青沟”列入到“嵩县村镇图说”中,甚至把“过风楼、船坪、西庄河、八里湾”也划在了嵩县区域内,下面划注了县界并注明:“至南召界二百二十里”。这里面标注的“五蛮寺”就是现在的“五马寺村”,“船坪”是现在的“乔端镇”。

在该志卷二十一“兵防”中记录了“大青堡:县南三百里,西通内乡、南召,正德间置百户,领民壮守之。”(大青现在乔端与白河镇之间,是白河镇的一个村)。

同时也有记录:“白河泛沧浪之津,伏牛当船坪之路,山水实险,舟车难通,而今更甚也。白水、伏牛等处,三百里林木荆棘,邈无人烟。”

此志还有一文《白河社学记》,记录了在白河街村一带,建有一所白河社学,“凡蒙童俊秀及贫不能学者,咸入其中”,社学里张贴着当时嵩县县令康基渊亲自拟写的浅近切实的16条教学条规。自此,庠生弦诵之声,回响于深山古村。

年李警堂著《嵩县乡土地理参考书》记载:白河里位于县南极边,因白河发源于此,故以名里,白河街为本里首镇,前清时尚有居民八九十户,商店十数家,改革后市房多被匪焚,现时只有民户三十户,外商早已绝迹。

清末民初,刀匪四起,清末庙街(白河街)居民约余人,民初居民约余人。现在乔端镇面积平方公里,口人,白河镇总面积平方公里,人。民国十年,白河街区居民人,刚解放时约有居民余人。

乾隆《嵩县志》卷十二记载:龙王庙以南就近赴南召桥滩集,北赴汝源。

民国元年()至民国11年(),白河遭受匪乱,民无宁日,民国政府无暇顾及,既不交粮赋,也没有编制。后来有一个联保主任俞占海惧怕土匪报复,迁居他乡。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中华民国初年以前,白河之地面积虽大,居民鲜少,嵩县的县史县志虽将白河镇的地名、风景、社学等都纳入记载,甚至有政府管理机构,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信息不便,匪患横行,鞭长莫及,管辖甚少,该地大多时间处于自治状态,实为三不管之地。从地域上讲,白河镇是白河(淯水)的发源地,白河流域中上游绝大部分在南召县,南召县全部在伏牛山南麓,而白河镇又属于伏牛山南麓最上边,从山水走势上,古时的南召县把白河镇(龙王庙)看作了本县的一部分,但因龙王庙离县城太远、地广人稀,南召县对它记录、考察、管理甚少。白河镇区以南的老百姓到南召乔端赶集贸易,白河物产也顺河而下。所以,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把“乌墁谈空”列为“南召八景”之一,这是南召县宣示主权的一部分,但没有得到嵩县的认可,或者说两县边界不清,至于当时河南省政府怎样认定,尚待考证。

作者/王玉文

编辑/秦楚

责编/沈朝旭

来源:南召县北斗文化传媒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时南召八景之一乌墁寺属于南召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