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南华禅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以东7公里曹溪河畔。据明万历《曹溪通志》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见此地“山水回合,峰峦奇秀,叹如西天宝林山也”,遂建议地方官奏请武帝建寺。宋开宝元年(),太祖赐额改称“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站在韶关的步行街突然思索:生就像这十字路口,向左向右,全凭自己选择判断。李健的《传奇》里唱到: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以前朝思暮想的南华寺,曾经远在天边,现在却近在在眼前了,这怎么不让人心生感慨,叹时光流转,虚拟变现实了。
南华寺这个名字,以前只是在书中,在电视上,在何种内容资讯平台,听别人说过讲过这个地方。也因为六祖慧能而知道了这个地方,也因为近代以来,一代高僧虚云把南华寺重新翻建而知道了这个地方,但这一切似乎只是个梦幻,仅仅知道而已。但今天离南华寺只有几十公里远的路程了,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境随心转吧,一个人的心念总是在想一件事,就能把这件事想成了。
从韶关那条步行街出来,扫了一辆哈罗单车,来到韶关东站,然后乘坐公交车,就踏上了前往南华寺的行程。
一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南华寺所在的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曹溪。现在的南华寺山门前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广场,一个像莲花,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金色大门伫立在广场前方,顺着中轴线,向前望去,一座佛像正在中轴线上,应该是六祖慧能的造像吧。
六祖惠能(公元——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
南华寺因六祖慧能而扬名海内外,慧能也因为南华寺而顿悟法门。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并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流行日广,成为佛教禅宗的正系。
慧能说:“诸佛的理论,若是只取字面的意思,那并不是佛的本意。”这也就是佛教里面说的四依四不依。
佛教认为,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佛性人人具足,只是凡夫被客尘遮蔽,不能显现。所谓迷者众生,悟即是佛,圣凡的区别仅在这迷悟之间。佛教认为,究竟的理体,是超言绝虑的。如拘泥于名词概念,以常人的分别思维,凭借逻辑的方法去求索,则可谓南辕北辙,愈求愈远了。
好了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走近南华寺的山门,因为疫情的关系,现在南华寺大门紧闭,并不对外开放,门口有几个零星的游客正在门外驻足朝拜。
南华寺继续暂停开放公告
我寺为切实做好场所的疫情防控,继续关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也就是,如果你是想到寺院里面去的话,就不要来南华寺了,如果是想来感受一下佛教的清净,倒是可以来看一下的。
站在南华寺山门前,看着门前几乎空无一人的广场,不仅心生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清净之地终于清净了,也许这才是佛教寺院本来应该有的模样,一个字:空,两个字,空空,三个字,空空空……(画外音:这种地方本来就不是凡俗之人凑热闹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佛教寺院变成了很多地方的热门旅游景点,走进一些寺院,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们来这里烧香磕头,祈盼能求财免灾、升官发财、趋利避害,但这其实都不符合佛教的根本精神的,一个“求”字,就说明你还不懂什么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所在。
好了,关于什么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所在,就不在这里多说了,还是自己悟吧!
以往到一些佛教寺院,总是看见到处都是烧香磕头的善男信女,这一次来南华寺,几乎看不见人,便顺手拍了几张山门的照片,以便留存查看。
开心一刻:
寺院前面的金水桥下,有一些乌龟和锦鲤在相互嬉戏玩耍,便对着他们喊道:你们这些龟儿娃,是不是看见我来了,你们就跑出来了,哈哈哈!
迢迢千里寻无迹,无奈闭关打禅七。
独坐门外思明镜,空无边处问菩提。
水月光中话空有,江湖中人探虚实。
不知吾本天山客,六六利是手机支。
最后以在南华寺门前写的这首来结束今天的梦幻之旅吧。
好,我们韶关丹霞山上见!
墨秋日曰记于东莞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