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范围:
具体位置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07’00”~35。15’33”、东经。14’54∥~。24’00”之间。南北长16.1km,东西宽13.98km,总面积亩,其中核心区亩。具体范围为:北以泾甘公路为界,泾甘公路两侧向东延展至石桥林场场部的公路两侧用地;南向云崖寺与红崖寺天然冲沟为界;东向以红崖寺与大沟门间的天然冲沟为界;延至高窑子梁、高窑子沟、杜家大湾的天然冲沟至泾甘公路南侧;西向以大石庄沟与西台沟为界。含竹林寺水库、大寺沟、大寺池沟、红崖寺、高窑子梁、高窑子沟的部分用地及石桥至竹林寺泾甘公路段。景点介绍:
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云崖寺开创于北魏,后经北周、金、元、明、清历代扩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观、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竹林寺水库森林公园主要水域风景区,位于“八寺”之一竹林寺东侧,始建于年,库容量万立方米,总投资万元,为平凉市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年国家水利部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云崖寺森林公园主景区,“八寺”之一,位于公园山门入口以南2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三年(公元年),山形状似麦垛素有“小麦积山”之称,因雨天第三层石窟白云洞外常驻白云而得名,现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窟有五方佛洞等。蜂儿坯子位于云崖寺西台罗汉崖,因悬崖绝壁上风雨剥蚀形成无数个石窝,状似蜂巢而得名。公园山门位于“八寺”之一竹林寺,建于年,山门主景区由游客中心、购物中心、广场、停车场、车站和生态植物园构成,建筑总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完成投资万元。遮天石森林公园主要景点之一,位于云崖寺以北1公里处,山势雄险,山体突出,人入其境,仰首只见其石,不见天空故而得名。玉皇绝顶云崖寺主峰,状如巨钟,雄奇险峻,据说为云崖寺僧人祭天之坛。试斧山又称南台(云崖寺四台之一),志书中称“龟鹤来戏”,其壁如削而高百尺,山体中裂一缝,相传为沉香子劈山救母时,路过此地试斧所留痕迹,故得名。木匠崖位于云崖寺以南1.5公里处的大寺沟,传说云崖寺开窟建设竣工后,建造亭榭楼台的木匠自认功德圆满,便纵身跳下悬崖。后人为纪念其伟绩,在此塑像以纪念,故名木匠崖。红崖寺位于云崖寺东南5公里处的混元顶之下,森林公园“八寺”之一,因洞窟开凿在一长约米,高约60米的赤峰之上而得名。共有编号洞窟14座,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千佛洞和文王百子洞。三仙崖位于红崖寺景区,传说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道教尊者常到此诵经论道而得名。混元石位于大寺东侧,传说玉皇大帝张百忍统管三界之时,为召见诸神之便,经常将南天门打开,后来三界大乱,叛*进攻南天门,为守住天庭,大寺一高僧从混元顶搬一巨石欲堵住南天门而平息叛乱,但将巨石搬到大寺半山腰处终因力不从心而遗留在此。秋千架位于云崖寺以北1公里处,又名双峰望日,相传王母娘娘在此荡过秋千而得名,为景区重要景点之一。竹林寺位于云崖寺以北2公里处的森林公园入口,公园“八寺”之一,窟群分布在长约米,高约80米的悬崖之上,共有编号洞窟5座,造像6尊。因寺院周围遍布箭竹林而得名,但由于历史原因,对箭竹林保护不力被毁坏。关山林海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在广约22万亩的林海之中,分布着60科0余种森林植物,是金钱豹、梅花鹿、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天然乐园。针、阔混交的天然森林群落构成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森林季相景观,蔚为壮美。棋盘岭位于云崖寺北台,传说吕洞宾同汉钟离常在此下棋而得名,分布于山岭周围的华山松为两位仙人从仙界所带来的罗汉果遗落在此而萌芽成林。笔架山又称狮子岭,位于云崖寺东台观音山东侧,山势起伏,状似笔架,文人墨客因其山形赋其名笔架山。仙人头位于云崖寺西台鹰山之巅,高山之顶一巨石如雄鹰傲视苍穹,又似巨人之首,故得名。云崖寺重要景点之一。金瓦寺位于云崖寺以北1公里处的瓦佛爷沟,景区“八寺”之一,保存洞窟及佛像甚少,修建时代不明。天台观东临云崖寺,西靠金瓦寺,坐北朝南,与玉皇顶成姊妹峰,地势险要、悬崖陡壁,与仙人头、秋千架竹林湖泊迎面相望,国家森林公园峰岭回环。天台观是全真派第二十九代弟子刘法通带领弟子张兴隆、李兴胜及众居士创建。始建于一九八零年。经二十几年的艰苦创基,已初建规模。开凿有:玉皇洞、白云洞、药王洞、三皇洞、祖始洞、玄女洞、居住洞等几十孔。湘子洞位于云崖寺东台观音山,相传很久以前,韩湘子拜见王母娘娘时,路经此地,发现这个洞既清静又优雅,便经常来这里吹笛,后人称它为“湘子洞”。麦垛山又名石垛子,位于大寺南部1公里的石庙梁,因山形状似麦垛而得名。观音山云崖寺四台之东台,山势雄险,仰视如雄狮蹲状,俯视若丹凤展翅。聚仙桥位于云崖寺以南1公里的大石庄沟口,修建于8年,为森林公园内一仿木建筑景点。南天门又名石门子,位于大寺以东2公里的油篓子罐,两山对峙,中间形成一个上下齐宽的豁口,形似城门,游人墨客因山形赋其名“南天门”。大寺位于云崖寺以南2公里处,森林公园“八寺”之一,窟群分布在相距1公里的崖壁之上,呈“人”字形排列,共有窟龛12座(仅有4个有遗存),石造像3尊,大部分文物在文革期间被破坏。舍身崖位于大寺北侧的大寺沟内,其壁如削,高约90米,古时上有栈道,香客居士常通过栈道到大寺进香拜佛,因崖高路险,经常有香客居士跌落于崖下,但虔诚的佛家弟子仍然络绎不绝,舍身前往。三层崖位于云崖寺以南1公里处的石堡子,因三层高约80米的石崖呈“一”字形有规则排列而得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