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河北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
TUhjnbcbe - 2021/7/3 18:54:00
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m/

来源

“自然资源数字图书馆”

-《河北地貌景观与旅游》

作者: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1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为发育于中生界红色砂砾岩中的景观地貌类型,以广东省丹霞山研究最早而命名为丹霞地貌。河北省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承德市的双桥区、双滦区、承德县、滦平县及张家口市的赤城县,以孤峰状、峰丛状、长崖状、岩堡状、石墙状丹霞地貌为主。墙状丹霞地貌景观:位于滦平县的墙状丹霞地貌景观,呈现为圆锥状或帐篷状的山包,在基部彼此相连,如同纵贯山野的一堵石墙。各圆锥状或帐篷状地貌单体的表面发育成流水冲蚀的凹槽,为丹霞地貌典型特征之一。

岩堡状丹霞地貌景观:位于滦平县的岩堡状丹霞地貌景观,地貌体的水平尺度接近或大于垂直尺度,彼此孤立存在,如同伫立于山丘顶部的城堡。

四十里长嵯:位于赤城县城东南40公里后城至南拨子村之间。在南北向单面山的东翼,发育长20公里、高米的摩天巨崖,当地称为四十里长嵯。其丹崖碧顶,峭如刀削,崖面有水流冲蚀形成的凹槽及风蚀形成的凹坑。崖头有一洞,名曰碧落洞,洞内长年滴水,故四十里长嵯还有“滴水崖”之称。当曙光刚启,大地还在朦胧时,此崖独得一片朝阳,显得金碧辉煌。

2

喀斯特地貌

河北省山地的喀斯特(或称岩溶)发育强度不如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属于温带喀斯特地貌。其类型包括地表喀斯特、地下喀斯特和喀斯特堆积物。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有石芽、石柱、峰柱、峰丛、峰林、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主要为洞穴和其中的石笋、钟乳石、石幔、石盾、石花、卷曲石等,类型近20种,洞穴坍塌后,残余的洞顶便生成天生桥地貌景观;喀斯特堆积地貌主要为钙华。其中地表喀斯特以远观为上,地下喀斯特以近赏较佳。

涞源县白石山喀斯特峰林、峰丛、孤峰、残峰遍布,遭受轻度变质作用的中元古界燧石条带白云岩呈现灰白相间的条带状,局部变质为大理岩、玛瑙,具灰、白、*、红各色花纹,沿裂隙有高价铁侵染的现象,呈现为褐红色。峰顶或坡折平台处有乔木、灌木植被生长,为彩色峰柱上装点了绿色斑点,使整体色彩恰到好处,如同一幅天然彩色的山水画卷。

喀斯特?孤峰

发育于涞源县白石山的孤峰,为喀斯特峰林遭受侵蚀后,残留下来的峰柱下部的一部分,其垂直尺度略大于水平尺度,但二者相差已不太大。在形态上,孤峰呈圆锥状,已不具备峰柱的形态特征,而是呈现为由峰柱向残丘过渡的中间类型,为喀斯特地貌的老年期形态之一。

喀斯特?峰从

发育于涞源县白石山的峰丛景观,表现为峰柱顶部分离,基部相连,即峰柱成丛出现,其成因类型与阶段性构造抬升及垂向岩性变化有关。峰丛地貌为白石山的主要山石景观类型之一。

喀斯特?峰林

冬春季节,涞源县白石山上林灌植被枝叶凋零,使峰林的轮廓线条更加清晰流畅。加之中元古界燧石条带白云岩因岩层色调变化和抗风化(溶蚀)能力的差异,使峰柱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白石山峰林也因此以“彩色石林”而著称。

喀斯特?漏斗

漏斗即大气降水在地表汇聚后,沿落水洞下泄过程中,在落水洞口周围溶蚀岩石形成的漏斗状地貌形态,其底部为落水洞。在蔚县甸子梁期山地夷平面上残存的喀斯特漏斗,直径25米,深10米,底部为落水洞。漏斗四周斜坡上均已被亚高山草甸覆盖,表明其为古喀斯特漏斗。但在部分漏斗底部的落水洞四周,出现高0.5—1米不等的陡坎,陡坎还有向漏斗口上溯的趋势,即地貌学上所称的“回春”迹象。

喀斯特?洞穴

溶解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在沿断裂、节理等地下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对裂隙周围的可溶性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进行溶蚀作用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下空间,即洞穴。洞穴形成后,由于洞体内温度、压力的变化,使进入或位于其中的水体中的CO2含量发生变化,造成钙离子或镁离子的溶解或析出。溶解使洞体进一步扩大,而析出则形成各种淀积体。其中悬于洞顶的称为钟乳石,由上向下生长;位于洞底的称为石笋,由下向上生长;由钟乳石与石笋相向生长而连为一体者称为石柱;披覆于洞壁者称为石幔。另外,还可以据其形态,形象地称其为石盾、石花等。这些造型各异的淀积物往往成为喀斯特洞穴独有的景观精品和主要吸引物。

临城崆山白云洞

位于邢台市临城县中部的崆山白云洞,为发育于奥陶系灰岩中的喀斯特洞穴。洞穴全长0余米,5个较大洞厅呈串珠状首尾相接,最大的洞厅面积为平方米。洞内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帘、石瀑布、石莲花等各种喀斯特沉积地貌密布。其中灵猫望塔、网状曲卷石、玉龙钻天、玉簪对宝瓶、百叶石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下图为临城县崆山白云洞中的百叶石幔。

下图为临城县崆山白云洞中的灵猫望塔。

兴隆县溶洞:

(1)下图为兴隆县雾灵山兴隆溶洞中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红玉葡萄”景观。

(2)下图为兴隆县雾灵山兴隆溶洞中石笋、石钟乳和石幔组成的“地下宫殿”景观。

(3)下图为兴隆县兴隆溶洞中钟乳石形成的“水母”造型景观。

由于地下水中除含溶解的碳酸钙外,几乎不含有其他悬浮物颗粒,所以,洞壁渗出的水体析出纯度极高的碳酸钙晶体,并重结晶成方解石。由于方解石纯度极高,故形成的石幔晶莹剔透,加上石幔的外观形状酷似水母,观赏价值极高。曲阳县聚龙洞(1)下图为曲阳县聚龙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与石幔景观。其中石幔披覆于洞壁上,而钟乳石悬挂于洞顶,石笋由洞底“长出”,二者相连形成石柱。钟乳石和石笋的直径粗者可达10—20厘米,细者只有0.5—1厘米。

(2)曲阳县聚龙洞中的石笋景观。在株株向上“生长”的石笋表面还可以见到朵朵石花,十分奇特,为该洞所独有。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石笋表面的毛细现象有关。

白云古洞

白云古洞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窄岭乡黑山咀村潮河西岸海拔米左右的山地中,洞穴面积超过平方米,容千人绰绰有余。洞中碳酸钙淀积物发育,钟乳石、石笋呈柱状、针状或塔状,造型丰富,密集成群。右图为丰宁县白云古洞中的石笋景观。

“石葡萄”景观,下图为位于滦县青龙山喀斯特洞穴中的“石葡萄”景观。

在朵朵石花的表面,又“长”出一串串的小石珠,颗颗石珠根细头圆,如同葡萄一般,其成因亦与石花表面的毛细作用有关。

石花景观:下图为平山县天桂山景区珍珠洞中的石花景观。石花前缘的“花蕊”清晰可见。调查发现,洞穴中的石花为洞顶渗水中析出的碳酸钙淀积形成。而其前缘的“花蕊”为空心状,系非雨季期间,缓慢下渗的地下水或洞中水汽于石花表面凝结形成的水滴在徐徐下滴过程中,水滴表面析出的纯度极高的碳酸钙聚集而成,垂直向下的延伸方向表明,其形成过程受到重力的影响。

石花洞(1)下图为平山县天桂山景区石花洞中的石笋景观。在被棕红色砂土充填的洞穴中,颗颗洁白的石笋十分醒目。二者颜色的反差和包裹关系表明,它们并非同一时期形成,而是洞穴在发育过程中,先经历了石笋形成期,而后由洪水带进的棕红色砂土最终充填了洞穴。

(2)平山县天桂山景区石花洞中的石笋虽然垂直向上生长,但其表面不够光滑,表明来自洞顶的水滴滴落十分不规则,而且,石笋的颜色也不纯净,印证了其形成环境的不稳定性。

喀斯特?天生桥

由喀斯特洞穴坍塌后残留的部分洞体,也是由地下喀斯特转为地上喀斯特的地貌景观类型,主要分布于谷地(由洞穴塌落而成)的沟头或伸出的山梁下。

大天桥

位于平山县天桂山银河洞景区流水沟上游沟头裂点处的大天桥,俗称大天门,高米,跨度米,桥宽35米,桥体与上游谷源间有方圆平方米、深达米的自然天井,天井东、南、西三面崖壁陡立,向上游可通过一个宽3米、高5米、深逾30米的落水洞与上游盘状宽谷面相连,向下游穿过大天门,通过宽米,落差分别为10米和25米的两级瀑布,直达流水沟。

小天桥

位于平山县天桂山银河洞景区的小天桥,高30米,跨度20米,穿越20米宽的南北向山梁(即桥体宽度)。桥顶山梁上绿树成荫,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度超过百米的悬崖峭壁,一眼望不到底,行人只能通过山梁抵达桥顶,无人能从天桥下通过。

喀斯特?泉华

在平山县沕沕水景区的沕水瀑布处,由于瀑水长期飞落,水中所含的碳酸钙析出形成泉华,天长日久,在瀑布岩壁下堆积了大量的泉华,形成了高达20米的泉华堆积体,俗称上水石。该景点名称泉华台,为泉华景观中的极品。

End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关联阅读图书出版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视频制作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数字图书馆免费试用(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技术开发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生态文明知识服务联盟在京成立河北坝上高原地貌概览河北山地地貌—锦绣名山河北夷平面—削山!阅读更多内容,请扫描或长按: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