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我的旅行日志之十六年8月浙西衢
TUhjnbcbe - 2021/2/11 13:28:00
北京皲裂防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7/8598819.html

01年7月9日至8月1日,我们一家首次开启浙西衢州、江西跨省自驾之旅。本篇是下集8月8日至8月1日的内容。戴笠故居、仙霞古道、廿八都、江郎山、龙游石窟、遂昌金矿、汤显祖纪念馆、中国竹炭博物馆、刘秀垄、刘英烈士纪念馆等都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8月8日,我开车到江山市,先参观戴笠故居,再爬仙霞古道,下午点开始游览廿八都古镇。

戴笠故居

戴笠故居位于江山市东四北大街西侧,东邻小细管胡同,西近南剪子巷,北靠魏家胡同此宅院是一组清代晚期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院落。现存建筑形制为,广亮大门一间,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檐下施以苏式彩画,檐柱带雀替。大门两侧有八字墙,门内有照壁。西侧四扇屏门,内为一进院,有倒座房六间,院内四周有围廊,廊子带座凳栏杆。北面过厅五间,明间北出抱厦一间,两侧带耳房,东二间,西一间,门窗上均有铜包页。二进院正房五间,带前廊,左右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连接各屋。正房内木装修有碧纱橱、花罩,均为高浮雕丹凤牡丹图案螺钿镶嵌,颇为精美。第三进院有后罩房五间。该宅院主要建筑均为硬山顶合瓦鞍子脊屋面。

戴笠故居里机关重重,设置了多条逃生通道。戴笠故居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楼梯,一明一暗两条楼梯,明梯在前,暗梯在后,呈螺旋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而且设在壁柜、布幔之后,不易被察觉。楼上房间窗多、门多,间间相通,好似九连环,一旦发生危险便能迅速离开房间。

戴笠故居

戴笠(年5月8日—年3月17日),字雨农,中国国民革命*陆*中将、国民*府*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埔*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府情治机关*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内蒋介石的*敌。

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府追任为陆*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故居我单独列了一个系列进行详细介绍,这里就从简了。

仙霞古道

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仙霞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两晋隋唐时,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

唐、宋后,仙霞古道成为宽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和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年,仙霞古道被浙江省人民*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霞关古道,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

仙霞古道

我们三人都对爬山有恐惧心理,随着我与先生两人年纪的增加,膝盖也渐渐吃不消,此时又正值酷暑节,刚爬一会儿便气喘吁吁,仙霞古道我们就象征性爬一段吧。

廿八都古镇廿八都古镇位于衢州市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公元年*巢起义*攻打福建,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仙霞古道,北宋时在浙江南部设都44个,这个小镇排行第8位,当地人称“廿八都”。廿八都古镇地势险要。四方关隘拱列,东有安民关,南有枫岭关,西有六石关,北有仙霞关,易守难攻。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镇上有9种方言和余种姓氏。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至今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走进廿八都,在入口处走过那座造型别致的木质风雨廊桥——珠坡桥,沿途听到它美丽的传说故事。相传有一王子避难在此,以贩卖小猪为生计,对所养母猪精心护理。时间一久,为暴君所探知,派兵将来捉拿王子。王子逃难,跨母猪为坐骑,逃到猪坡岭被追兵赶上,连同母猪一起被杀,血顺岭流淌,遂叫“猪婆岭”,后有读书人因嫌其名不文雅,更名為“珠坡岭”。那时廿八都人都善唱山歌,因珠坡岭正位于砍柴人即将到家的路上,山坡平缓,樵夫一路下坡,心中欢畅,免不了哼上几句,于是“一人唱歌,众人和”。久而久之,珠坡桥便成为樵夫的赛歌桥,后来也就有了枫溪十景之一的“珠坡樵唱”。我站在桥沿边,看着珠坡桥下漴漴而过的清澈流水,置身于唯美诗意的廿八都中,走在那一块块被岁月打磨得光亮的青石板上,轻轻抚摸那一扇扇雕刻精美的古老门框,恍然穿越岁月长河。

在入街口不远处的农博馆里,看到曾经消失的大型木质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廿八都的农具都是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从相关宣传资料上得知,在清至民国时期,当地以水碾房为主的粮油加工业相当发达,鼎盛时有水碾房十多家,尤其是加工“三籽”(桐籽、茶籽、柏籽)作坊数量多,规模大,以产桐油、茶油、青油闻名于闽、浙、赣三省。

“念八铺”牌坊上两幅柱联,一曰:“百姓古都要会闽山越水,三千黎庶远播旧貌新风”。二曰:“遥望晴岚夕照龙山神骏,闲听溪水琴音樵唱牧歌”。廿八都镇的建筑依古道两侧而建,长达1公里。北为浔里街,以住宅为主;南为枫溪街,以经商为主。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古镇,在来之前我基本没怎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旅行日志之十六年8月浙西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