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阔而美丽的大地上,璀璨的明珠交相辉映,栩栩生光——她们就是我国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我国的世界遗产博大精深,蔚为壮观。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见证,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中华文明。江山如画,岁月如歌,时光的流水荡去了历史的尘埃,却更加凸显出这些伟大奇迹的珍贵。
《神州风采》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邮票珍藏册,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珍贵邮票、特别制作的精美的纪念张,以及丰富详实的图文资料,展现了我国世界遗产的无限魅力与风姿,讴歌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历史。
该珍藏册共收录各类相关收藏品枚,其中包括不同时期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普通邮票和个性化邮票及澳门邮*小型张共枚,特别设计的纪念张38枚,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意义。
《神州风采》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邮票珍藏册具有五大特点:
1.资料性。图文并茂,突出反映了我国世界遗产的自然、人文背景,资料丰富翔实。
2.可读性。通过邮品、VCD光盘平面和立体两种艺术形式,讲述文化历史,形式丰富、品位高雅。
3.纪念性。特别收录的《神州风采—世界遗产在中国》VCD资料光盘,该光盘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制作,此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已故著名主持人*担纲解说,具有纪念意义。
4.欣赏性。设计新颖独特,装帧采用传统的线装书型式,手工锁线,典雅考究,封面及外盒均选用镭射特种纸印刷,精美大方。
5.收藏性。藏品时间跨度30年,丰富珍贵,兼有可读和可视性,文化内涵、收藏意义很高。
《神州风采》中国的世界遗产专题邮票珍藏册藏品名录:
1.T.38《万里长城》1枚
2.普22《万里长城》2枚
3.个8《长城》1枚
4.-20《故宫太和殿》1枚
5.-3《沈阳故宫》2枚全
6.-11《敦煌壁画》1枚
7.-20《敦煌壁画》2枚
8.T.《秦始皇陵铜车马》2枚全
9.J.《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1枚全
10.T.《泰山》1枚
11.-16《*山》3枚
12.-6《九寨沟》3枚
13.-18《*龙》1枚
14.-12《武陵源》4枚全
15.T.《避暑山庄》3枚全
16.J.《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2枚全
17.-8《武当山》3枚全
18.-16《西藏文物》4枚全
19.-14《庐山》1枚
20.T.《峨眉风光》1枚
21.-9《丽江古城》3枚全
22.-11《苏州园林—网师园》4枚全
23.-10《颐和园》3枚
24.-18《天坛》4枚全
25.-13《武夷山》4枚全
26.-13《大足石刻》4枚全
27.T.《都江堰》2枚
28.-7《青城山》2枚
29.-13《皖南古村落》4枚全
30.-13《龙门石窟》4枚全
31.-12《清皇陵建筑》3枚全
32.-8《云冈石窟》4枚全
33.-20《澳门古迹》4枚全
34.澳门《马祖阁》小型张
35.T.《熊猫》2枚
36.-3《大熊猫》1枚
37.-7《竹子》2枚
38.-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1枚
39.T.64《石林》1枚
40.-24《三清山》4枚全
41.-11《五台古刹》6枚全
42.-14《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年》4枚全
43.-8《丹霞山》4枚全
44.个13《太阳神鸟》1枚全5枚
45.特制纪念张38枚
46.特制VCD光盘1张。
●函购价:元(简称“神州”)
请长按识别上方
导
读
在地质公园诞生20周年之际,写一篇《我与地质公园》的文章,通过探索地质公园规划的创新发展历程来反映我与地质公园的关系。这里要感谢与我共同奋斗在地质公园战线上年轻的战友,如果说有些成就的话也有他们的一份。谢谢了,战友们!
作者:李同德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规划研究所
01
问题的提出——地质公园如何建设管理
在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并公布了首批11处国家地质公园,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列入其中,漳州市*府对此十分重视,但不知如何建设管理,需要规划,立即委托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编制《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这是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由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陈安泽牵头,组织高天钧、陈兆棉、李同德、赵逊、冯宗帜、李其团、林焕华等参加,开始了探索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征程。规划组成员除李同德是城市规划专业外,其余大多是地质专业资深专家。规划组于同年4月12日开始,即派专家组赴漳州实地考察,并投入到紧张的编制规划中去。在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考察、集中了专家组智慧成果的基础上,规划说明和文本主要由李同德执笔,规划图件和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由陈兆棉完成,综合考察报告由高天钧、冯宗帜等完成。最终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件和综合考察报告。现以此为起步,探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步骤、内容和方法。重点是探讨与旅游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同点。这是第一次具体提出了地质公园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也第一次提出地质公园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差异。(详见《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一书)
02
第一部地质公园规划的诞生
年9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通知》中《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试行)》要求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必须提交的材料中,第三件是《拟建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这一要求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地质公园不能等同于地质遗迹,需要通过建设保护设施、科普设施、观赏服务设施和协调统筹解决公园建设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名副其实的“地质公园”。这就要求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至少首先要编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用以控制地质遗迹不被破坏和指导公园的设施建设。
经批准正式公布了首批11处国家地质公园,为了弥补第一批地质公园中缺少完整的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不足,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由于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完整编制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在规划编制完成后,利用在漳州召开的全国第16届旅游地学年会(年)的时机,召开了规划评审会。评审会专家组由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夏国治任组长,由卢耀如院士、郑绵平院士和福建省*协副主席刘金美(地质专业高工)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卢云亭教授、苏文才教授、陶奎元研究员和孙维汉高级工程师等。会议评审的主要结论意见是:
(1)《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内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组在没有范本借鉴的情况下,通过8个月的认真调查,收集大量第一手的园域地质遗迹及其他旅游资源资料,完成了《规划》文本、说明书和各项图件。成果体系完整、系统,符合国家有关相应规划要求,并完成了甲方对《规划》成果的预计任务,专家组认为可以验收。
(2)《规划》资料依据翔实、充分,思路明确,内容丰富。根据地质公园的要求,编制组对漳州滨海火山地质遗迹及其景观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既突出了火山地质遗迹这一主题,又对大海、沙滩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该地质公园的旅游功能、三级保护区和保护措施、绿色生态环境规划方案。整个《规划》目标明确,布局基本合理,符合漳州滨海的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规划》还制定了园区导游解说系统,并针对园区居民点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产业结构单一等特点,提出了并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并对近期建设项目和实施措施都有较具体的规划。专家组认为既有创意,又有可操作性,对我国进行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根据上述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规划是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具有开创性和科学性,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利用全国旅游地学年会的时机召开的这次《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对推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我国地质公园规划工作由此产生。
03
第一次编制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规划
年,贵州兴义市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贵州兴义市地质公园规划,地质调查局邀请李同德、陈兆棉为主等编制,参与考察、调研、编写、提供资料和组织工作的还有徐柯健、钟林生、王立亭、李兴中、张尚益、付泽晶、任景明等同志,经过详细考察调研,发现是以分布贵州龙化石产地为主的包含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的综合地质公园,经过认真的研讨编制规划和编写综合报告,最后经上报国家审批时定名“中国兴义贵州龙国家地质公园”,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编制的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由于规划编制成果完善、质量高,得到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好评,在年类似的四处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会上,会议主持人认为,兴义国家公园的可以作为今后贵州省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范本。
04
第一次提出按地质遗迹保护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分类
1.现有的地质遗迹保护分类方法
(1)国家《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年)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本节内,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第九条从宏上对地质遗迹保护区分三级:国家级、省级、县级。《规定》第十一条还对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按保护程度也分为三级: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三级保护。
(2)年,有关部门为适应地质公园规划的需要,内部发布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试行)》,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划的概念,“景观保护的区划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景观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并对这5种区域的划分和保护规定作了说明。其实这些是针对一般风景区的保护,而不是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概念,也没有突出地质遗迹的保护。其保护规定也是转抄自该《规范》,是针对一般风景区的分级,转抄过来时也没有对地质遗迹如何保护提出分级或分类,以及提出相应的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自身和近年来其他一些专家的经验,提出按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分类进行保护,比较符合地质公园的实际。
2按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分类
地质遗迹在地球上的分布规模大小不同、存在形态不同、遭受损坏的难易性不同、科学价值和景观价值不同,因此保护方法和措施也有很大差异。地质公园规划中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应该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宝贵的地质遗产。
研究发现,上述四种“不同”也存在着一定内在的联系,从保护地质遗迹的角度去归纳分类,有利于安排保护措施。为此作者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特征为主,综合其他因素的地质遗迹分类的概念。按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分类如下:
第一类,点状或线状出露并易受损坏的地质遗迹
一般具有典型、稀缺、并易受破坏的地质遗迹都呈点状分布,少量呈线状分布。这些遗迹有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如“金钉子”就是具有全球对比标准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点;有的是稀缺的生物化石(含人类化石)产地点;有的是贵重矿物(如陨石、宝石、玉石、水晶、贵重矿石等)及其典型产地;有的是具有特别观赏价值的微型地质景观点,如北京银狐洞“银狐”奇石、广东韶关丹霞山的阳元石等。
第二类,局部分布的地质遗迹
这类遗迹分布范围中等(数hm2至数km2),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能给游客一种特殊的体验,能启迪人们认识地质灾害和防护自救。这类地质遗迹,一般岩性较硬,处于天然缓慢风化或沉积生长中,除非人为故意破坏,一般尚能保存。这类呈局部分布的地质遗迹有:各类石林、石蛋、石笋;典型的地震、火山、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瀑布、湖泊、冰川、鸣沙、海岸等。
第三类,分布面积较宽广的地质景观
这类地质遗迹的分布范围大于数km2,有时达数百km2。其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壮观,很有观赏价值,如丹霞、雅丹、岩溶、峰丛、峰林、*土、河口三角洲等。这类地貌,除非人为大规模采石破坏,一般较易保护;但其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的不恰当的活动或过渡开发,可能造成对其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第四类,形态空间相对完整的地质遗迹
由岩壁构成的空间相对完整的地质遗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地质景观价值,如溶洞及其他洞穴、天坑、峡谷等。
第五类,其他
主要指是具有保健价值的资源及产地,如温泉、矿泉、矿泥等。
3.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1)现有的分级保护措施
现有的分级保护措施大体上是针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或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宏观保护措施,还没有针对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具体的措施,即使有也不具体或可操作性差。
(2)按分布特征分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点状出露的地质遗迹,这类地质遗迹或地质景观,一般价值都很高,属最高保护等级,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与游客隔离,绝对不让进入、触摸。如北京的“银狐”奇石用玻璃罩与游客完全隔离,游客在隔离设施外可看不可摸;丹霞山的阳元石也与游客隔离,只能在隔离设施外观看、拍照,禁止游客进入对其造成损害。对陨石,可收入博物馆保护,特大而无法搬运者可就地用隔离保护,允许游客在隔离设施外参观;对宝玉石、水晶、贵重矿石等,可收集样品陈列于博物馆保护,其产地应隔离,严格保护,严禁偷盗、开采、破坏。
局部分布的中小型地质景观,包括各类石林、石蛋,典型地震、崩塌、泥石流、冰川遗址,还有瀑布、奇泉等。这类局部分布的地质景观,一般不让进入,或排除危险后,有控制地允许进入考察、观光;规划可在附近安全地带安排指定线路或平台让游客观光。其保护方式是在景区内禁止采石、取土等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
呈大面积分布的地质景观,包括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火山地貌等等,这些地质景观允许游客进入观光,在规划核心区外可安排建设必要的旅游设施,如道路停车场等。保护方式是划出保护范围,作为地质公园园区,区内禁止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这是大部分地质公园采取的保护方式。
形态相对完整空间的地质遗迹,这类空间一般是由岩石围成,包括各类洞穴、天坑、峡谷等。在保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游客通过规划建设安排的步道进入其空间内观光,有时(如峡谷河流)游客可在规划的航道上漂流,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其保护方式是:所有车行道路、建筑都不得进入其保护的空间内,更不得进行采石、取土等以及对构成空间的岩石有损害的活动。
其他,对温泉、矿泉、矿泥是重要的保健资源,在旅游业产品中是发展休闲健身娱乐、建立度假村的重要资源条件。保护的方式是:科学核定开采量,度假村的规模由允许的开采量来控制,以保证这些资源的永续利用;对资源产地的地形地貌严格保护,使其不被破坏,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特别是对泉水水质严格保护不被污染。
以上这些保护措施是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必须安排的主要内容之一。(上述分类方法和保护措施也是作者首先提出)
05
《地质公园规划概论》是国内第一本国内同类书籍
从年开始的每年一次的旅游地学年会上作者都有与地质公园规划相关的发言,引起了参加会议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主任的注意,他多次建议我出一本关于地质公园规划的书籍,我多次推辞,后来正式约稿才答应用两年时间完成。经过-年两年的全部业余时间的努力终于在年5月交稿,没想到年7月很快就正式出版面世了。书稿40多万字,加插图排版达75万字,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公园发展历程,总结了多年的地质公园规划实践经验。介绍了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原理、方法、结构组成等,提出了许多新观念,还附了四个地质公园规划案例。这是有关地质公园规划的第一本书,对从事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人员很有参考价值,对自然类公园的编制相关专业高校学生也有参考价值,这本书有些内容是作者与其同仁共同的成果,也是向地学专家朋友学习的成果。
年旅游地学30年纪念大会上《地质公园规划概论》获得优秀旅游地学著作一等奖(一等奖只有五项)。这本书还有不少前人没有新观点,如地质公园与人工园林的根本区别;地质景观(含自然景观)的展示规划理论,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的《地质公园规划》的书面世,期待新书早日面世。
也许就是出了这本专著,当然也有编制多部地质公园规划实际经验,随后国土资源部组成的第一届国家地质公园专家库(最初21名),主要是地学界的院士、教授、高工,只有李同德一人是规划专业背景的高工。从此开始了承担了地方上报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专家评审工作。最早参加评审专家有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陈安泽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张建平教授,还有民办规划院的李同德高工等,评审会由地质环境司有关领导组织,参与评审的还有部业务部门同志。
后来作者还参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等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等工作,参与对地质公园规划编制人员的培训讲课,还应邀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关专业研究生就地质公园规划相关课题进行讲解。平时还接待全国各地有关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方法的咨询(大多是免费)。现在全国各地质调查、研究单位内,已经形成了一批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队伍。我为此而高兴。
06
组建民办的地质公园规划为主的专门规划设计机构
年与卢云亭教授等组建的民办旅游规划院,合作经营非常和谐,由于年卢教授突然驾鹤西去,公司出现动荡无法正常经营,于年不得不带领地质公园规划的同事,单独组成新的专门从事地质公园业务的规划设计研究企业。随后陆续接受湖南张家界、北京房山、山西大同、吉林乾安、辽宁朝阳化石群等委托,开展地质公园规划设计、申报、咨询业务。继续为国地部地质环境司、旅游地学研究分会提供免费业务服务,并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地质公园事业的相关专业建立合作交流,与湖南省、福建省等地质业务机构建立合作交流,为这些机构提供免费研究生实习、员工培训环境。还与北京房山旅游局、各地的地质公园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合作关系,开局良好。
07
成立“清华同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
年初,由李同德带领团队,成立“清华同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就这样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新的平台上,李同德逐步退居二线,对业务把关,培养年轻员工,让年轻人努力钻研业务,敢于担当责任。除完成原单位带来的项目,在遗产中心领导下和其它所协助下,逐步由年轻人开拓新项目。此外李同德在全所同志支持下,出版了《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一书,留给年轻的战友。其实该书也有部分研究成果共同的,如第七章第二节“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实践。”就是翟林带领大家编写的。
在新的平台上,原有同事成为同衡职工,继承原有的地质公园业务,并扩大为自然遗产等业务,招聘了新的员工,队伍逐步壮大。在此期间与辛建荣教授合作,设想用人居地学为同衡规划业务服务。从年初到年底,同衡地学所已经八年了,当年的老员工翟林、辛蔚、马骢等都已经成长起来,能够承接较多地质公园项目,能打硬仗,共同走向新的征程。
李老师辛老师指导地质公园规划工作
08
适应变化的形势,向更高目标努力
现在国家提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包含各类自然公园和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体制,地学所的任务,可以利用旅游地学理论,更好地为国家地质公园及各类自然公园服务,由地质公园走向国家公园。这一观念在《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中已经阐述,不再细说。
同时,地学所应充分利用遗产中心资源,补充专业人才,开展自然遗产研究和开拓自然遗产业务,以地学为基础拓展到包括地学、生物、生态整个自然界的自然遗产研究所。向着更高目标努力,前程似景!在同衡规划院和遗产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地学所全体伙伴共同努力下,自然遗产的这一弱项定能够追赶上来。这是李老头的忠心期望。
——
年12月6日
八旬老头
注:本文主要内容主要摘自《地质公园规划概论》、《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两书,首次发表于《旅游地学论文集》各集中,不细列出。
编辑/排版|余婷婷
封面图|图虫创意
供稿|清华同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