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西和八峰崖甘肃丹霞地貌上的神秘石龛
TUhjnbcbe - 2020/11/29 2:21:00
西和八峰崖:甘肃丹霞地貌上的神秘石龛

苍山连绵,群峰林立。山的一面,悬崖陡立。在悬崖的中上部,一座北魏洞窟内香烟飘渺。


  这是一处独特的丹霞地貌区,在重重的山峦间,人们是如何修建出一座神秘石龛的呢?

 1过渡地带: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地貌的自然过渡和变化,也感受到了植被的变化


  从兰州经天水过西和,我们一头就扎进了西秦岭的茫茫群山中了。这是暮春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距离兰州四百多公里外一座丹霞悬崖洞窟——八峰崖。


  八峰崖在西和县东南部的石峡乡,距西和县城30多公里。但地貌和我们在西和县城所感受到的截然不同。在我们的印象中西和县城坐落西礼盆地的中心地带,地势相对平整,同周围的山脉形成明显差异。西礼盆地是指横亘在西和礼县间的盆地。在这座浅而长的盆地中,我们要去的八峰崖似乎是这座盆地边缘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凸点。


  西和在西秦岭南侧,地形大体呈现从西北向南倾斜,南部是土石质山原峡谷区,北部为沟壑梁峁区。可以说是处在*土高原到秦岭山脉的过渡地带。


  这种过渡我们一路上也有深切体会。出兰州时,正是暮春。今年的春季,对众多兰州人来说,无疑是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季节。漫天浮尘,让人心情压抑而烦躁。我想,秦岭山中的八峰崖应该给人另一种感受吧。果然,这一路,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地貌的自然过渡和变化,也感受到了植被的变化。


  今年春天,兰州的气温一直不高,原本肆意绽开的树叶,只能偷偷摸摸、羞羞答答地慢慢吐绿。出了市区,山上的绿色星星点点,等到过了陇西,进入武山境内,一切才悄然变了。公路边的绿色明显多了,农田中的冬小麦已经长出一尺多高,一点点的油菜花也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到甘谷境内,地貌发生了变化,陡峭的悬崖,连绵不断地出现。这种陡峭悬崖在兰州市区周边比较少。相对而言,兰州的山是一种馒头山,而甘谷的山却棱角分明。


  继续往东南而行,大片连绵不断的绿色就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我们从天水市区边擦过,然后在皂角下高速公路,沿着通往陇南的公路,过小天水,翻越一座大山,我们就进入了峡谷地带,公路基本上都是峡谷中穿行。此时,沿途茂盛的植被,变得有些稀疏。路边的油菜花稀稀疏疏开放,盛花期已经过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西和的气温一般要比天水的气温低2摄氏度左右。


  在西和县城,我们会合了当地的朋友刘煜、王龙。刘煜在西和县宣传部,王龙在西和县文联。他们是我们这次寻访的向导。


  在天水陇南之间,石窟群大体沿着古道分布。这里古道有两条,一条是丝绸之路的主干道,石窟自西向东分布,而另一条入蜀的古道,石窟由北向南分布。在这条线上如法镜寺、八峰崖、三眼洞、佛爷崖、罗汉洞等。八峰崖就是其中之一。


  出西和县城,我们往东南而行。很快,我们就钻入了大山中。公元年杜甫也曾经走过这条古道。这年十月,杜甫离开天水,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大晚家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到达同谷县(今成县)界积草岭。杜甫在这里写了《法镜寺》、《石龛》多首诗,其中《石龛》说的就是八峰崖上的蜂腰石龛,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公路修建在峡谷中,时而与河流并行,时而穿行在河谷之间。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石峡乡。


  过了一座小桥,我们就顺着盘山路进山了。大约十几分钟后,攀登到了山间一处平台。从地形上看,这里是连接几座山头的岔路口,我们其实是从山峰背后缓坡攀爬到了峰顶。这或许是现代人的一点便利。


  路有些模糊不清了,山间行人无几,连个问路的人也没有。我们只好分成两路,徒步向前探路。我选择了向西的一个岔路,走了三四十米后,忽然听见了一阵摩托车声,大喜,守在路边眼巴巴盯着前方,不一会儿一辆摩托车呼啸而来。拦车问道,山民热情指路。走了七八分钟后,就到了八峰崖边,此时,已经无路可走了,山间停车场前,有一条废弃简易索道,这让我们很高兴。


  刘煜说,这就是几年前维修石窟时留下来的,蜂腰石龛就在我们前方不远处。


  2丹霞之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红色的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山路弯弯,缓慢向上,视野也逐渐开阔。我们看到八峰崖实际上是被多座山峰所围拢的群峰。


  我们顺着停车场边的一条极其狭窄的山路而行。山路蜿蜒,狭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宽处也不过让两人并排而行。我们时而从悬崖下穿过,时而紧挨着陡坡而过。幸好,修建者费了一番功夫,只要小心,行走并不费劲。在小路上走了十来分钟后,穿老虎嘴,过鱼脊背,终于从山后绕到了山前。眼前,景色大变,已经接近山巅了,前方群山尽收眼底,右侧山崖石窟群如同玉带一般从陡峭的悬崖上横穿而过。


  八峰崖从地面到崖顶的高度大约是米,比周围山峰高出不少,因而我们站在石窟前,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里南濒西高山,北依天子坪。看上去山峰层叠,高大山峰有八座,故此人们将这里命名为八峰崖。八峰崖石窟就在悬崖上部,距地面约米,由于是天然石洞,也叫石龛。


  远古时期的西和属秦岭山间断陷盆地,到了下古生代这里是秦岭海槽。后来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形成西和盆地。到了中生代时,盆地逐渐成为湖泊,后来在地质作用下断层逐渐上升。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盆地周围山地继续升高,湖泊逐渐变干,形成盆地。


  因此有人说,史前时期八峰崖所处的位置是一处水天一色的浅海湾。那么,它为何又变成了今天群峰林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


  这就要归结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一运动,被认为是造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原因。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平坦高地,在一边抬升,一边在溶蚀和重力崩塌等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红色的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盆地的流水逐渐向最低处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岩层首先遭到了流水的冲刷,形成一道道深沟。平原逐渐形成了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后来在雨水重力的进一步侵蚀下,残峰、石墙和石柱也逐渐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其中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想必,我们眼前的八峰崖就是地质上所说的锦石了。地质专家现场考察认为,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八峰崖、佛孔寺、法镜寺具有较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


  看到来了拜访者,看护洞窟的信徒非常认真地问清楚我们的来历及目的,但还是不放心,非要我们请示文化局。我们同文化局的人联系后,他才取出钥匙,准备打开洞窟。


  八峰崖又叫蜂腰石龛。这是西和旧县志中对八峰崖石窟的一种称呼。不能不说,这种称呼具体而形象。这是一处高约15米、长约60米的天然洞穴。后来,信徒们利用天然洞穴的自然走势,修建一座座石龛,盖起来一座座殿堂。兴盛时洞穴内原有14间殿宇,造像余身。谁知年,一场大火将木质建筑焚毁。仅余90余身残损佛像,其中有宋代菩萨、元代三佛、明代弥勒佛等,部分壁画以及一些明、清代石碑得以保存。


  这是一座扑朔迷离的洞窟,推开木门,我们将会看到什么呢?


  3石龛之谜:人们对始建年代的争执,加之当地信徒中流行的习俗,致使石龛悬疑依旧


  从远处看,石窟大体呈一线分布,如同一条带子,缠绕在悬崖之上。带子的一头高一头低,呈逐渐下降趋势。入口处地势最高,然后依次下降,分布着两层石窟,第一层分布着十个洞窟,其余的分布在下层。


  最先进入的洞窟是八峰崖石窟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洞窟。洞窟门口是两座力士塑像,推门进去,是一个洞中套洞的性质,外面的洞窟,洞窟两侧是十八罗汉,罗汉背后则是整幅壁画。洞窟的正中是一佛二弟子的塑像,塑像多为清代所塑。


  在信徒的带领下,一座座洞窟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些佛像,从造型上看是明代的风格,但色彩却是新的。有一组群仙渡海的悬塑非常精彩,背景是波涛汹涌的大海,神仙们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姿态,或在云头,或在浪尖,向对岸而去。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塑像和壁画都涂抹了厚厚一层现代颜料,青蓝色海水刺眼而来,我们只能失望而出。


  在来之前,我曾收集了大量的八峰崖资料,加之央视《新闻联播》中曾经报道这里是一处北魏时期的洞窟。我想我们应该能看到精美的北魏塑像,实际我们并没有看到。北魏塑像壁画的踪迹何在呢?这个石龛笼罩了重重迷雾。


  石龛的迷雾源自于人们对始建年代的争执,而当地信徒中流行的习俗却加剧了笼罩在寺院上的迷雾。


  洞窟的修建年代,人们众说纷纭,目前有仇池国、北魏、唐代、元代等多种说法。就洞窟而言,有明确的纪年是在明万历年。而从一些造像的风格判断则是宋元时期的塑像。根据杜甫的诗,人们认为在唐代石龛就已存在了。而依据和麦积山石窟的对比研究,人们又认为是在北魏时期。到底是何时的石窟呢?当地学者们认为,这座洞窟在仇池国时期就已经开凿了。仇池国是以仇池山为核心统治区的氐人*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参观完洞窟,我们站在栈道上,向远方眺望。从这里到仇池山的直线距离是五公里。随行的一位当地同志指着山脚下的一个小院落说,这个地方叫做寺湾。在那个村落边有一个大型的建筑群遗迹。民间传说,那里是一座寺院的遗迹,寺院名叫大吉祥寺。至今,那里还留着一个六十厘米见方的巨大石质柱础。从这个柱础来判断,这座大吉祥寺的规模不小。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大量残损的砖瓦,甚至还有坚硬如铁的汉砖。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寺院。人们认为在这里修建寺院的只能是仇池国的王室。寺院石龛可能是仇池国的皇家寺院。


  仇池国是氐人建立的国家。在东汉建安年间,氐人杨腾率领部众迁到仇池定居下来。曹魏曾封杨千万为百顷氐王。晋惠帝元康六年(年),杨茂搜率部落四千家迁到仇池,始建前仇池国。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洞窟,信奉佛教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杨茂搜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距离此地多公里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的题记中就有仇池国王杨茂搜捐资记载。人们依照麦积山壁画的服饰,推定了八峰崖石龛始建的准确年代,即公元年到年之间。


  寺湾大吉祥寺和八峰崖石龛究竟有何关系呢?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说的,有一年,氐王杨茂搜在寺院里祈雨,果然应验了,谁知大雨不断,引发山洪,将寺院冲毁。就在人们为被冲毁寺院惋惜时,寺院却搬到了八峰崖的石龛上了。


  从这些蛛丝马迹推断,八峰崖石龛、大吉祥寺、仇池国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人们认为石龛最早修建于仇池国时期,但却没有明确的证据,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


  而当地一种习俗,更是加剧了这种迷雾。原来,当地信徒有个习惯,他们喜欢给“佛像洗脸”,就是隔上一段时间把佛像重新粉刷一下。在一座洞窟内,我们看到了一尊佛像,身子是古代的,佛首却是当代人重新塑造的。还有不少塑像都被现代色彩涂抹过了。这种习惯不仅破坏佛像原有的造型特点,也造成了佛像年代判断的诸多问题。由此,给后人留下重重悬疑。


  至今,石龛悬疑依旧。


  4铁匠之树:这种坚韧的树木,被乡亲们视作村落的守护者


  西和地处西秦岭南侧,这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数百年前,这里应该是森林密布。


  从大吉祥寺巨大的柱础上,我们就能知道那座大殿柱子的直径至少在50厘米。对交通不便的西秦岭深处而言,长距离运输如此一根大木显然是不可能。唯一的来源就是就地取材,这说明,至少在唐以前,这里就植被丰茂,森林密布。


  杜甫在他的《石龛》一诗中记载人们在这里砍伐林木的情形。《石龛》中他先写道路难行,接着写人们生活困苦。其中说道“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共梁齐。苦云直竿尽,无以充提携……”可见,当时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大量砍伐天水陇南的竹木,主要用来制作箭杆,仅仅杜甫的诗句中记述就整整砍伐了五年。这对天水陇南地区植被来说是一场空前的浩劫。杜甫看到时这一带已经没有直直的竹竿了。


  从栈道上向四周眺望,我们没有看到特别高大的林木,更没有见到成片的森林,入眼的皆是不高的灌木。真是,砍树容易栽树难。


  从石龛出来,准备爬到对面的一座山包上,王龙说,从那里能够直面这座悬崖间的石龛。我们跟着王龙,在石龛前拐入了一条小路。起初这是从陡坡上开辟出来的路。走了一段,就是一段类鱼脊背形状的小径,向后看石龛,小路如同放出风筝线一般,纤细得令人担心。走了四五分钟,就到了小路尽头。然后,爬上小山包。山包平缓,面积两三平方米,四周山风呼呼作响。四周看,群山环抱,石龛在我们的对面,身后则是层层群山。


  “一株铁匠树!”刘煜说。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这个山包上,仅有的两株树都是铁匠树。


  铁匠树人们又叫它铁橡树、黑叶栎、铁橡栎。这是一种常绿乔木。看上去它的叶子呈椭圆型,边缘长着短尖形锯齿。铁匠树生长不易,坚硬至极,硬度要超过红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均有分布。铁匠树生长非常缓慢,一厘米粗细的小树,就需要五六年的时光。


  这种树非常有韧性,现代人曾经用铁棍全力击打,铁棍被弹飞了,木头表面也仅仅留下一点点的痕迹而已。古代武术家把铁匠树视为制作兵器的上好材料。在一些地方,千年铁橡树被视为神树,同样位于秦岭山脉的陕西柞县蓝关古道上有一个千年铁树群。这种坚韧而顽强的树木,被乡亲们视作神树。人们把树视作村落的守护者,小孩出生要拜给神树为子,生病人们要向神树祈求健康长寿。人们和树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生态群落。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也由此产生,生态环境也就得以保护。


  山风吹过,山顶上铁匠树慢慢摇摆,虽然它5厘米粗细,但已经在山巅站了二三十年,守护着一方大地。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的山水地理,也养育了一方人文血脉。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朋友们转发分享。

王文元

谢谢赞赏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和八峰崖甘肃丹霞地貌上的神秘石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