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在大村重建的“怀士堂”。
当年岭南大学在大村施工建设的图片。
原来,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后,岭大在香港借用港大校舍复课。年底,香港沦陷。当时的农学院院长古桂芬认为,广东沿海富庶地区已经沦陷,因此发展大后方的农业生产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力主农学院迅即迁入内地,以促进内地农业生产,支援抗日战争。这一观点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赞同。岭南大学校本部从香港迁校于当时的曲江县(今韶关)仙人庙大村,农学院(二年级以上)则迁至乐昌县水牛湾,医学医院等地上课。据村民指认,在大村村附近的横岗山上,则是东吴大学的办学旧址。仙人庙大村原有为训练下级*官而设后被弃置的草棚,共48座,后被移交给岭大师生使用。师生们因陋就简,用当地盛产的杂木、树皮、砂石等原料,对可用的棚屋进行修葺,不合用的则进行了改建,陆续在荒芜的山中新增建了礼堂、图书馆、饭堂、实验室、教职员工宿舍等。为了教育北迁的师生们不忘根本,继承和发扬母校的岭南精神,学校对礼堂仍冠以康乐的名称——怀士堂,其余亦分别冠以康乐校区原房屋的名称,如格兰堂、马丁堂、爪哇堂、陆佑堂、哲生堂、荣光堂等,形象地体现“大村之岭南”亦“康乐的岭南”(岭大曾在广州河南康乐村设永久校址)。有考古工作者们在岭南大学遗址发现不少当年师生们使用过的瓷器残片,在这些遗址、旧物背后,镌刻的是岭大这座华南知名大学鲜为人知的抗日办学光辉历程。岭南大学坚持在战乱中办教育、在烽火中育人才,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和青年学子。由于岭南大学的进入、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亲历者说:他们在这个偏僻的山村播下了科学与教育的火种。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展馆新建的展馆内,挂满了有关岭南大学当年的校园校貌和师生教工的图文画报。讲解员还在继续,一枚哨子的故事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悉,当年岭南大学的一位老师随学校搬离时,将他的哨子送给了大村当地的一位村民。这枚小小的礼物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成为见证无价情义的信物。在南粤古驿道活化工程中,为进一步发掘、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省“三师”专业志愿者们期待通过老哨子和桐油灯等文创产品和建造有关抗日战争烽火坚守教育内容的纪念柱等方式,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在广东省*府的部署下,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目前在韶关乐昌坪石(以国立中山大学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清远连州(以省立文理学院为首的学校办学旧址所在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发掘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坚持办学的岭南大学和东吴大学的旧址与历史,拓展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范围与内涵。爷爷的哨子。现在,见证无价情义的信物——铜哨,在大村*支部书记潘熙战的家中,这是岭大师生在战火逼近韶关,被迫前往梅县办学时赠给其祖父的纪念品。其爷爷当时在学校当校工,老师们走之前将这枚哨子送给了他。百年古樟见证两大名校办学历史。白驹过隙,岁月变迁。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风景依旧,物是人非。所幸,见证着无价情义的铜哨还在,见证着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的古樟树也还在。虬曲苍劲、翠绿葱郁的古香樟,路标般屹立在岭南大学旧址,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风起,樟叶“哗啦啦”“哗啦啦”地随风摆动。恍惚间,仿佛是那枚金*的铜哨发出阵阵婉转悠扬的悦耳弦歌,又仿佛是当年先生呼唤弟子们上课时发出的集结号……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
“粤康码”使用指南
↓↓↓
↑↑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文字:黎红梅图片:除署名外为资料图片编辑:彭翀校对:陈忆文
责编:王善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