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自古就是古代文人笔下的常客
从李白的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到王之涣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再到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它催发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的源头在黄河之滨
而黄河的源头在青海
在这片雄踞世界屋脊的高天厚土上
大自然以其大手笔、大气魄独具匠心
造化出以大为特征的山川风貌
构成了壮美奇绝的
生态区域和自然景观
打开中国地图
你会看见黄河的支流犹如一条条的枝蔓
在黄河两岸自由的延伸出去
湟水河是黄河无数支流中的一条
曲曲折折,穿过高原,流过谷地
喧腾奔流在青海高原上
以它丰富的乳汁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养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
孕育着灿烂的河湟文化
黄河从青藏高原开始
青色之水流过玉树
来到圣洁海南
青藏高原上的绝美画卷——阿什贡七彩峰丛
青海
小
江
南
贵德有两样东西
黄河、丹霞
在贵德,你可以感受到人间最美景色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被人类称之为世界屋脊。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在世界之巅的群山大沟中来一次旅行,亲眼目睹地球制高点的风采,恐怕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梦想。青藏高原又是除南极和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贵德作为“青海的小江南”早已闻名遐迩。
七彩峰丛
01
清清黄河丹霞映
“天下黄河贵德清”,贵德之美,美在黄河。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东出阿什贡,在美丽的贵德境内转了一个弯,变得风平浪静般温顺。站在黄河边凝望,真是一种愉悦身心的美的享受。西来东往的黄河,横无际涯,逝水茫茫。水天相接处,烟波浩渺,云雾蒸腾。高峻挺拔的丹霞山,仰卧在宽阔浩荡的黄河岸边,陡然间就萎缩低矮了许多。镶嵌在河心中的一片片湿地,还有林立在湿地上的树木,犹如黄河母亲的心肝宝贝一样,被滋养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显得格外引人瞩目。远远望过去,一丛丛树木和一片片水面交织而成的黄河,心情美丽到了极致。
黄河与丹霞
风起丹霞涌
02
峡谷奇观丹霞美
传说上古时,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时天塌地陷,火爁(là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灾难时刻,女娲挺身而出,炼五彩石补天,灾难遂息,天下遂宁。每次说到丹霞地貌,就想起这个古老的神话,恍惚间总觉得,那些流彩飞红的丹霞地貌,是女娲补天时流下来的熔浆,有大地的厚重,也有苍天的灵动,就像是女娲留给后代的印信。
丹霞,于中国这片土地而言,有一种特别的情意。
丹霞地貌是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的一种非常优美的风景地貌。20世纪二十年代,因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首次发现而被命名。它是在新生代红色砂砾岩层,经过风化剥离和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的一种特殊地貌形态,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风景地貌。丹霞地貌在贵德分布有多处,以位于尕让乡阿什贡村附近的千佛大峡谷最为集中、最有特点,其上层为土林地貌,中下层为丹霞地貌,这种结构在国内是比较罕见的。阿什贡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白垩纪至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由于黄河水下切,喜马拉雅山运动隆升,使深藏在地层深处的红砂岩裸露出来,又经过千万年流水的侵蚀和劲风的雕琢,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巉岩峭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各处山崖呈现不同的形象,惟妙惟肖,确有鬼斧神工之妙。贵德丹霞地貌作为全国最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评审为“国家地质公园”。将人与土的源渊关系以及人类珍视地球的人文精神,用艺术形式和哲学思想凝炼出辉煌灿烂的中国土文化。
贵德风情七彩川,峰丛化石忆桑田。
林依碧水芳容照,日射丹霞烈火然。
丹霞
在天上
它是绚丽的云彩
落在大地上
它是灼灼的沙石
它用自然的造化神器
为山崖换了颜色
它用壮阔的恢弘气势
赋予粗狂一种风情
它是青山绿水之外
天地共画的第二种胜景
来源:青海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