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临济宗开创者义玄禅师,他曾讲过一些骇人听
TUhjnbcbe - 2024/8/12 1:08:00

中国禅宗史上,临济宗,禅宗南禅5个重要流派之一,以唐末出现的临济宗为禅门主脉。同时,它也是后来整个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然而有意思的是,临济宗的宗风或者说它的教育方法,却与西天的佛祖大不相同。

因为,临济手中已不再是佛陀手中的拈花,而是用来打人的棍子。例如:传法的时候,也不再是静默微笑,而是厉声怒喝。概括起来,这就是后来佛教史上的专有名词,叫“棒喝门庭”。我们今天成语里的“当头棒喝”,其实就是从禅宗引用而来。

不过,在棒喝之外,常用的方法还包括,揪鼻子、拳头打或者用脚踢等等手段。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当初好好的微笑教育,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打骂教育或者棍棒教育了呢?

另外,禅风峻烈的临济宗,又何以能在中国佛教史上,一门兴盛,千年不衰。这期间的承转、分别,到底是像美国虎妈那本书一样,仅仅是体现了中外教育方法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还是它背后另有深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揭秘临济祖庭,正定的临济寺。

河北正定,曾是中国佛教重镇,四塔8大寺距今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相比之下,临济寺规模不大,建筑年代也较晚。但唐末义玄禅师,在此开创了临济宗,也是中国禅门5宗里,最兴盛的一支。它的棒喝门庭和杀佛杀祖的峻烈禅风,更是声名赫赫,在千年中国佛教史上,举足轻重。

如今的临济寺,常住僧人只有30多位。钟声塔影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杀与凌厉。首先,中国禅宗现在是一家一个家风,就像德山棒,临济喝。赵州茶,云门饼一样。可惜的是,过去正统的临济家风,早已不复存在,只遗留下一些文字和名词。

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临济子孙遍天下之说。但近代以来,临济祖庭不但法系失考、祖庭荒废,就连历代住持的名号,也无法考证。年,有明法师专程赴广东丹霞山,师从本焕老和尚受传临济法脉,成为临济宗第45代传人。虽然,棒喝不再,但千年之后,临济祖庭终于重续临济法脉。

唐末爆发会昌法难,佛教受到重创。但河北一带,在安史后,藩镇割据,朝廷号令不行,佛教反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就在这期间,义玄行脚至河北正定的临济院,并在此地开宗立派。

临济义玄禅师,少时以孝闻名。初出家时,主修律学,后游方参禅,转投黄檗希运禅师门下学法33年。在第3个年头时,首参黄檗时,问何谓佛法大意?结果,一张口便被打,如此连续3问,连续3次被打。于是,失望之下,萌生去意。

师父黄檗就跟他讲,你可以走,但你要先到高安滩头,去见一位大愚禅师,他会给你做进一步的指点。于是,义玄找到大愚禅师,把中间的情况一说。大愚当时就说:哎呀,你的老师为了让你觉悟,费尽心力,你竟然还在懵懵的,赶快回去吧。

没办法,义玄就赶了回来,便把在高滩头跟大愚禅师的一段对话,学给了黄檗禅师。黄檗一听就笑着说:哎呀,这个大愚老和尚,真是饶舌、多嘴啊,等下一次见他,我一定痛打他一顿。

此刻,义玄恍然大悟,当时就说:还等什么下一次啊,现在就痛打他一顿。于是,他便抓住师父黄檗,上去就给了他一拳。黄檗禅师见此,就知道这个徒弟已经悟了,就哈哈大笑。从此,就认可了这个徒弟。

临济开悟的时候,历经三次挨打,这是禅宗有名的一个公案。从宗脉角度看,临济宗是属于慧能之后的马祖道一一系。当时,为了接应所谓的钝根之人,马祖道一的教法里,就已经出现了所谓的棒打、顿喝等等手段。之后,经过马祖的弟子百丈,再传到弟子黄檗等人,发扬光大。

这种棍棒教育的方法,在唐末乱世,其实已经十分流行。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檗会拳打义玄。而当义玄打回黄檗的时候,黄檗他不怒反笑。正应验了一句俗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

当然,小编不是在鼓励棍棒教育,而且棍棒底下出不出孝子,其实谁也不说不准。然而,至少在中国禅门当中,有很多的修禅之人,当时就是在棒喝之下,醒悟了,开窍了。

当然,临济禅风在峻烈,终归还只是一个教育风格的问题。而临济真正惊世骇俗的地方,却是他的禅法、禅思想。临济的法脉,是慧能的南禅一系,讲顿悟成佛,讲空无自性。讲道理,讲到后来,佛和菩萨自然也都空了。讲不执着,就连不执着本身,最后也不能执着。

于是,顺着这个逻辑发展下去,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呵佛骂祖。临济以喝著称,在呵佛骂祖方面,据说也十分有名。比如说佛,在他的眼里就像是手纸,至于罗汉什么的,那都是大小便。菩提、涅盘,就像是拴驴的木桩等等。

为了破除弟子们向内求、向外求的执迷心,临济甚至离谱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有一次,有人向义玄禅师请教成佛之道。他说:你逢父母杀父母,逢祖杀祖,逢亲属杀亲属,逢罗汉杀罗汉,这样你就可以成佛了。那又问:怎么解脱呢?他说是杀父、杀母,把佛刺伤,破坏僧团,焚毁经像。不管什么,只要是影响开悟的,都不能执,都得把它给破了。

当然,临济这是一种比喻,借忤逆罪来破人的贪、嗔、痴和妄想执着,并不是真的劝人杀父杀母。即便如此,他对佛法、经像的破执和否定,在佛教界也足够骇人听闻了。至今,也令人心惊胆战。

唐末五代,禅宗一花开五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竞豔(yàn)。两宋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主流,临济宗则成为禅宗主脉。其余4宗,除了曹洞宗尚与传于东南一隅之外,另外3宗都已衰微不彰。也因此,后来有所谓临天下,曹一角之说。

事物的特点,总要在对比中才能凸显出来。比如:禅宗和浄土相比,一个靠自力、自性成佛。一个是靠他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一个认为浄土就在世间,在每个人的心中。而另一个则认为,在现世之外,另有一个西方的极乐世界。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两宗的对立。

当代汉传佛教里,最重要的两派禅宗和浄土。而历史上,二宗也确实有过互相的攻击和批评,不过就像书中所写,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宋朝之后,就开始互相渗透、渐趋合流。

今日的临济寺,是禅门正宗,临济衣钵。但无论经像,还是修行,都已经是禅中有浄,浄中有禅。而且大多数当代寺院,也都呈现出趋同性和相似性。而两宗在宋元之后,形成了一个趋势禅浄合流。这就导致禅僧要念佛,浄土也要坐禅,大兴法会。

我们都知道,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无论是宗派的分立,还是经书译卷之多,都是其它朝代无法比拟的。即使宗派内部,比如禅宗,也可以细分出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门风。正是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规章制度、独立庙宇和传法世系。信众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需求,选择皈依哪家哪派。而各派之间既互相批评、辩驳,也互相吸收、融合。

现在有人说,佛教需引入市场经济的一个概念,那叫产品细分或者叫市场细分。就像市场一样,等这个体系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后,无论你是信弥陀,还是不信弥陀。无论你是靠他力,还是靠自力。无论你是个有信仰者,还是无信仰者。

总归会有一种合适的寺院,会满足每个人不同的根性和精神需求。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普遍性的禅浄一体,浄禅合流。也许到了那一步,我们才谈得上是佛教兴盛,也才谈得上是法门广开、随顺众生。

大家对佛教引入市场经济怎么看?请留言,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济宗开创者义玄禅师,他曾讲过一些骇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