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山丹霞地貌地处定远县和明光市两县(市)交界处,其西、南有近三分之二在定远县境内,其东、北有近三分之一在明光市境内,大横山丹霞地貌方圆约15平方公里。丹霞地貌主体位于定远县拂晓乡境内。这里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是一个由陡峭悬崖、红色岩石、幽深峡谷构成的天然景观,为安徽省独一无二,是优质的旅游资源,整片地貌形状各异,色泽赭红,充满野性和粗犷之姿。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北方沙漠侵袭,无南方台风肆虐。这里四季葱茏,灌木丛生,是国家级野生自然生态林,是个天然大氧吧。丹霞地貌最高峰是大横山,海拨米。大横山造形奇特,呈梯形状,宛如一个元宝,倒扣在皖东大地上。它和肥西县三河古镇境内的乌云山、池河镇东部的岱山成三角状,相与牵带,犹如一条长龙,岱山是首,大横山是身,乌云山是尾,横卧在皖东大地上,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从卫星云图上看,池河犹如一条绿色丝带,穿着一块翡翠长命锁,山体四周的水库又如镶嵌在这块翡翠锁上的钻石,将大横山丹霞地貌将牢牢锁住,它们相互映映衬,熠熠生辉。大横山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壮丽,犹如镶嵌在大横山上的玛瑙、玉石,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凡是到此观光之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色所惊奇。这里的地面起伏,色泽呈赭红色。靠近山下的地方,显得较为坚硬,叩之有声;而越往上攀登,沟壑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也愈多,表层质地愈松软。令人惊奇的是,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力和水流作用,山体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有的如游动的水蛇;有的如爬行的乌龟,龟首昂起,活灵活现,龟首目视前方,龟甲花纹清晰可见;有的如正在过河的水牛,“牛头”浮于水面,牛角分明对称,鼻子、嘴巴突出,形态逼真,让人惊叹……这片红色土壤,在我国江淮地区独一无二,是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这种地面貌形态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人们将这种形态的地貌统称为丹霞地貌。早在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年,地貌学家曾昭璇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科学考察中,丹霞地貌的概念得到广泛使用。年7月,第十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提出了中国丹霞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倡议。年5月,在丹霞山召开了第一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通过了“丹霞宣言”。在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6省7地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关于大横山丹霞地貌的传说由来已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古、神、静、幻、奇五字。说其古,在第四纪造山运动时,约距今有七千万年,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受到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所致。并且,山上尚有古柴王城遗址、有朱元璋屯兵遗址、有元代“法华禅庵寺”遗址、有元代佛塔两座、古井、放生池等。说其神,有许多神话传说与此有关,如杨二郎担山撵太阳、朱元璋母亲吃鱼刺坐胎、无意井救山民、仙人洞金犁银耙助乡民、情人坡幽会富家女,法华寺古井水消灾却病等。说其静,大横山东、南绵延起伏的是丘陵,西、北是一马平川,以水为主,方圆几十里无工业污染,无城市之喧嚣,有深山之宁静。说其幻,定远县丹霞地貌中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凌晨或梅雨季节山上云烟聚散,云层流连忘返,如诗如画。说其奇,大横山丹霞地貌顶部平坦。传说原本天上有十二个太阳,烤得庄稼无法生长,杨二郎用长鞭打下来十一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被打瘸了腿,躲到大山背后,杨二郎挥起一鞭向山抽去,拦腰将山打为三节,底部就是大横山(顶平),上部就是肥东县三河古镇境内的乌云山,中间被鞭带到定远境内是今天的岱山(群山散乱),太阳藏在大横山背后一棵马英菜(学名马齿苋)下面,保留了下来。
来源:滁州日报,作者:吴大明金桂红吴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