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碧水丹霞
作者
唐永忠
武夷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三十六峰耸立、九曲清溪环绕的奇景,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之美在于山。由于地壳运动,造成重力崩塌、雨水侵蚀、风化剥落,使山体形态发生奇幻变化:山色因岩石氧化显紫红,山形因挤压而东倾,是全国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者。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天生虹桥。武夷山的灵秀在于水。武夷山麓中有众多的清泉、飞瀑、山涧、溪流。其中,最美莫过于九曲溪,山环水转,水绕山行,流水潺潺,云霞飘渺,如诗入画,别有风情。“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传神的写照。
徐霞客“先抵九曲,然后顺溪探历”的路线,游览美丽的丹霞山水自然景观,探寻考察了紫阳书院、架壑舟、大红袍茶树等历史文化遗迹,考证了“睹阁”乃“杜辖”之讹。九曲溪流美景“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复隔”,“落照侵松,山光水曲,交加入览”,“望落日半规,远近峰峦,青紫万状”,“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的田园风光,从远到近,历历在目。在灵峰攀奇岩:“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对丹霞的丹崖赤壁、地缝描写非常细致传神,如同亲历其境。
读不尽的武夷碧水丹山
公元年2月,在一个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季节,迎着朝霞,开始了武夷山之行。野外三天的科考游记里,让我们读到了武夷山秀丽的美景。
远远望去,西北方有一条溪水从分水关流来,东北方溪水从温岭关流来,两水相汇流入县南,通过郡、省而汇入大海。船顺流而下三十里,见溪边一座山峰横斜,一座山峰独立高耸。我感到惊诧而注目,那横斜的山是幔亭峰,高耸的就是大王峰了。山峰南面有一条溪流,向东而流入大溪地,就是武夷溪了。冲佑宫背面依山畔水,前临溪水。近览九曲,然后顺溪流游览奇景,于是舍弃冲佑宫而不登门,逆流而进。流水踹急,纤夫们赤脚走在溪流中以拉纤前行。第一曲,右边是幔亭峰、大王峰,左边是狮子峰、观音岩。而溪流右边临溪而立的叫水光石(又名晴川石),高约数丈,上面几乎题满诗文。晚霞斜映,夕阳将曲水流波映射于岩石之上,投射在溪流中呈现出五彩的湖光山色。二曲的右边是铁板幛、翰墨岩,左边是兜鍪峰、玉女峰。而铁板幛的旁边,崖壁陡峭笔立,其间有三个孔穴,作“品”字状。三曲的右边是会仙岩,左边是小藏峰、大藏峰。大藏峰壁立千仞,崖顶端有数处洞穴,其中像织布机一样乱插着许多木板,一只小船斜架在洞穴口木板的末端,名为“架壑舟”(即悬棺)。四曲的右边是钓鱼台、希真岩,左边是鸡栖岩、晏仙岩。
鸡栖岩半腰有一石洞,外面狭窄而里面宽敞,横插着的木板,仿佛是鸡巢中鸡栖息的木桩。陡崖下有一潭水,水深而碧蓝,是卧龙潭。它的右边有大隐屏、接笋峰,左边有更衣台、天柱峰的,就是五曲了。文公书院正好在大隐屏峰下面。抵达六曲时,见右边有仙掌岩、天游峰,左边是晚对峰、响声岩。回头眺望大隐屏、天游峰之间,只见高峻的石梯与飞檐斗阁,悬挂于山峰之上,心中非常神往。而我所乘游的船也因为急流汹涌而无法驶进去,只好返回曹家石停泊。
登上陆地进入云窝,推开云彩穿过石崖,从散乱的石崖中间辗转才寻觅到路。云窝的后面就是接笋峰,接笋峰并列并倚靠着大隐屏,它的峰腰明显分为两截,所以叫“接笋峰”。顺着它侧面的石崖隘口,攀登上好几级石阶,远远看见的四面被群山环绕,中间留有空隙有如手掌一样的地方,就是茶洞。茶洞口从西面进入,洞口南面是接笋峰,北面是仙掌岩;仙掌岩的东面是天游峰,天游峰的南面是大隐屏。各座山峰的上部都极其陡峭,而下部又很紧凑,外面没有石磴路,唯独西部有一道缝隙相通,比之天台山的明岩更为奇特雄伟。从山峰中间攀登,登上大隐屏,到极陡峭的山崖处,悬架大木作梯子,紧贴着岩壁直竖云彩之间。木梯用三根大木相接起来,共八十一级。梯级穷尽,有铁链索横系于山腰处,下面凿有石坎供脚踩踏。攀着铁链向西面顺着山峰转,两边岩壁之中有山脊介于其间,好像下垂的尾巴,凿有石磴用以登高,就是大隐屏的峰顶了。峰顶有亭子,有翠竹,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凭空向下眺望,真正是仙境和凡界相隔遥远。仍旧从悬架的木梯上下来,到达茶洞。仰望所攀登上去的地方,高峻得似乎在天河之中。
隘口北面的石崖就是仙掌岩。岩壁屹立溪边,雄伟而阔展,岩壁中间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长度超过一丈的有数十行。顺着山崖从北面攀登而上,到达岭上,夕阳染醉松林,山光秀丽,溪水曲折,交相辉映。向南转,在狭窄的山谷中行走。山谷穷尽,忽透现出一座山峰,三面都是陡壁峭立,峰顶上建有亭,那就是天游峰。天游峰处于九曲溪的中央,但不临溪水,而九曲的溪流从三面环绕着它。向东眺望是大王峰,有一曲至三曲的溪流环绕它;向南眺望是更衣台,南边最接近的就是大隐屏等各座山峰,四曲至六曲的溪流环绕着它们;向西眺望是三教峰,西边最接近的,则是天壶峰等各座山峰,七曲至九曲的溪流环绕着它们。仅有北面向来没有溪流,而山峦从水帘峰等各座山岭层层叠叠延伸而来,到这里中悬起来。此前我所俯身鸟瞰的地方,就是茶洞了。从茶洞仰身远眺,但见陡峭的岩壁直插云霄,泉水从侧面岩石间倾泻而下,开始时不知道它上面还有山峰可以游览歇憩。如果想不亲临九曲溪而览九曲溪的胜景,这山峰当然应该是第一峰了。站立峰台上,远望那半圆形的正在西沉的落日,远处近处的无数峰峦,显出青色、紫色万千景象。
登上水边,辞别仙掌岩向西走。第七曲的右边是三仰峰、天壶峰,左边是城高岩。三仰峰下是小桃源,崩裂的山崖、错落的岩堆,在外边形成一道石门。从石门弯着腰进去,有一片地,四周山峦环绕,中间有平坦的田畦和弯曲的溪水,苍松翠竹围绕着庭院,鸡鸣声、人语声,都在绿水青山中回荡。走出石门向西行,就是北廊岩,岩顶即是天壶峰。对岸的城高岩高高地耸立天上,四旁峭壁宛如刀削,就像是城墙。城高岩顶上有座庵,悬架木梯可攀登,因隔着溪水而没有去。第八曲的右边是鼓楼岩、鼓子岩,左边是大廪石、海蚱石。我经过鼓楼岩的西面,廻转山坞之中,攀援而登上峰顶,有两块岩石直立着,很像鼓,这就是鼓子岩了。鼓子岩的高度和横宽也像城高岩一般,岩下的深山坳就像一条长廊,建有房屋横在山坳里,叫鼓子庵。仰望岩上面,在散乱的洞穴中有许多木板横插着。转到岩子后面,岩壁间有一洞穴更是深而宽敞,叫做吴公洞。吴公洞的木梯已毁坏,无法攀登。望着三教峰而奔,沿着山翻越石阶,抵达三教峰,山峰旁建有亭子,坐亭观景,向东可以眺望鼓楼峰、鼓子岩各处美景。山顶有三座山峰,岩石裸露而高挺、耸立。从石崖的裂缝间踏石阶而登高,石崖旁有一座亭子。穿过亭子进入石门,两崖壁对峙,中间非常狭窄,崖壁高耸入云,峰立万仞,中间为一线天,上下仅一尺多宽,人在其间行走,不由得让人惊悚,感觉毛骨悚然。三座山峰簇拥而立,这是两座山峰间的裂缝;其侧还有两道裂缝,但没有这般刀削斧劈。随后下山,转到山后,看见一座山峰与猫儿石相对而立,盘旋着绵延也像鼓子岩一般,这是灵峰的白云洞。到达峰顶,从石岩缝中一路沿石级而往上攀登,两边耸立的崖壁缝隙非常狭窄,与黄山的天门很相似。走完石阶,顺着曲折连绵的山道到达石岩下。利用岩石雕凿房屋,也同鼓子岩一样。
登上高楼向南眺望,九曲上游,有片小绿洲屹立于溪水中,溪水从西方流来,将绿洲四面环绕,到九曲处重新合为一股清溪。绿洲外有两座山,渐次开阔,至此九曲已经穷尽到头。这山岩就在九曲的尽头,岩壁重叠回环,特别幽静清爽。岩北面的尽头处,更有一岩奇绝:上下都是很陡峭的石壁,石壁间横凹的地方仅一线宽,须匍匐身体像蛇一样爬行,盘绕着石壁越过去,才可以进入。我从壁凹处匍匐,不久凹处渐渐低矮,石壁渐渐险要,于是就势而弯腰曲背;岩壁低凹处越来越低狭,于是我像蛇一样匍匐着爬行,到壁坳弯折的地方,上下悬空仅有七寸,宽只有一尺五,壁凹外面,岩壁深达万仞。我匍匐前进,胸背部与岩石摩擦,顾不上疼痛,盘旋了很长时间,才得以穿越那万般险境。石岩洞果然明亮宽敞,层层叠叠,其间有斧凿的痕迹,是想要开凿道路而难以完成。过了半晌,返回到前岩,又重新回到后岩,刚刚修建好的新房,也十分清幽、宽敞,而令人欢喜。走向九曲溪,就看见狮子岩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顺着溪流返回,隔溪观赏八曲的人面石、七曲的城高岩,种种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再次停泊游船,从云窝进入茶洞,洞中幽深曲折,奇景怪石,第二次到了这里,看到洞中奇异景色,令人再也不忍离去!随即又由云窝向左转,进入伏羲洞,洞里幽暗阴森恐惧。从左边出来,到达大隐屏峰的南面,进入紫阳书院,恭敬拜谒朱熹先生的塑像。顺溪急流而下,小船飞驰,溪流两岸苍翠的山崖如飞雁掠过,美景飞过有点怨叹船儿走得疾速。随后过天柱峰、更衣岩,在四曲南岸水边停泊好游船。从“大红袍”御茶园上岸,登金鸡岩顶,丛生的荆棘漫山遍野,使人迷惑找不到路。穿过山岩来到溪边时,已置身于玉女峰下了。想从这里寻找一线天,彷徨再三无人可以问路,而游船又停泊在金鸡洞下面,相距很近而不相闻。沿着溪边寻觅道路,在大藏峰、小藏峰麓迤逦前行。峰间峭壁高耸,剥落的沙石有的壅塞,有的崩塌,当地人在上面种植了许多茶树。从茶树丛中前行,从岩壁上俯瞰深潭碧水,往上仰视悬崖峭壁,美丽的“仙学堂”、“藏仙窟”等景致,都没有时间来甄别与观赏。
随后走到有架壑舟(即悬棺)的地方,仰望半悬于崖壁上的悬棺,特别像一艘木舟,比从前乘船漂流于溪水中所看见的更清晰。大藏峰西边的路,渐渐穷尽了。走向荆棘丛中,攀着岩壁藤蔓奋力攀登,回头俯瞰大藏峰西边岩壁上,亦有一架壑舟,但是两崖壁相对屹立,无法到达那里。急然看见一条游船从二曲逆流而上,急忙下山挥手船儿过来。那乘舟人划船靠岸接我上船,他也是刚来此地的游客,邀我返回更衣岩,一同游览一线天、虎啸岩等处美景。经过我停泊游船的地方,两只船一同顺溪流而下,计划攀登幔亭峰,探寻大王峰。抵达一曲的水光石,约定游船在溪口等待。我再次踏岸,看见止止庵后有路,疾步向前而去,到一石岩,有僧人在念诵佛经,这就是禅岩。抵达大王峰下,从乱箐沟中寻觅登仙石。登仙石旁山峰突兀而起,现出仰首企盼的形状;在山峰岩壁缝隙之间的鹤模石,披着霜一样的白色羽翼,红色的头上,裂开纹路有如精心绘制的画。旁边山路已到尽头了,有木梯悬架在陡峭的崖壁之间,踩着梯子向上攀登,梯子摇摇欲坠。爬完梯子后登上一座山岩,乃是张仙遗体安放处。山岩在山峰的半腰上,寻觅徐仙岩,四面都是石壁,无法通行,重新寻找其他道路没有找到。要攀越石岩则都是峭壁,没有石阶;置身荆棘、草丛中,草木繁茂,难以辨别方向。雇来的挑夫走在前面,找到中断的石阶,就大喊说找到了路。我不顾衣服被荆棘、乱石撕破,飞跑过去,靠近他,结果还是无法前行。太阳已经西沉,马上就要黑下来了。用手攀悬着荆棘,胡乱悬空坠落下来,找到道路时已在万年宫右边了。疾入万年宫里,宫殿森严、宽敞。道士迎着我说:“大王峰顶很久以前就不能上去了,只有上张仙岩的梯子还在。上峰顶的六级梯子及上徐仙岩的梯子都已腐朽损坏。徐仙的肉身遗体已经移入到会真庙里了。”会真庙前的大枫树枝繁叶茂,树冠浓荫有数亩地宽,树围数十人才能环抱。依依告别道士,带着满身疲惫回到游船中。登上陆岸,寻觅换骨岩、水帘洞各处胜景。命游船移动十里,在赤石街等候。我于是进入会真观,拜谒武彝君神像及徐仙遗体。幔亭峰后有三座山峰并排屹立,因其奇异而询问于人,原来是三姑峰。换骨岩就在三姑峰旁边,望着换骨岩而大步流星向前奔去。登上山有一里多路,就见飞流珍珠般往下倾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从岩壁的半腰处喷涌而出,近处有碧绿竹影斑驳辉映成趣,令人陶醉。从三姑峰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重峦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沿着岩壁缝隙攀登而上,几乎要到幔亭峰的顶了,因为道路被阻塞而停止。从这里越过山岭,就是通向水帘洞的路;从这里下去,是奔突的泉水流出来的岩壁。现在再到崖下近观,仰望奔突的飞泉,又在半壁之上。旁边有农夫引泉水冲动石碓,有梯子架设岩壁上,凿开岩壁为渠导引泉水。顺着梯子攀登上岩壁,来到奔突的泉水的下面。那坳洼仅有二丈宽,上下都是高耸的岩壁,泉水从上面的岩壁坠落坳凹中,溢满后再向下叠落。坳凹上下及四周,就像喷泉一般,而中央有一块石头突起来,人可以坐在赏景。在石头上观景许久,才爬下岩壁,顺着竹林间的小路,翻越过三重山岭,才下来到山坞中。穿过石门而上,半里后就到了水帘洞。千仞山崖高耸,上部外突,下部凹嵌,泉水从山崖顶上落下来。山岩既雄伟壮美,泉水也从高处如天女散花般倾落,形成千条万缕的银色珠帘,悬空向下倾泻,真乃奇观啊!那山岩高高耸立而上部外突,所以山岩下构筑有房屋数重,而飞流直下的泉水,还落在房屋栏杆之外。先前在路途上听说睹阁寨很奇险,道士指点我仍然从旧路走,越过山岭就可以到达。登山进入一山隘,旁边有两山相夹,山隘里有山岩也有房屋,题额是“杜辖岩”,当地人讹称为睹阁寨了。再进入去,又遇到一山岩,有曲槛和高悬的楼屋,远望赤石街就在眼前;船帆悬高挂,船行二十里路返回崇安。
武夷山碧水丹山流淌的丹霞之谜
丹霞是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三十-四十年代,陈国达教授提出了"丹霞地形"的概念并推动了华南丹霞地形的研究,中山大学地理系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红层地貌作为独立的岩石地貌类型进行研究,并使“丹霞地貌”这一名词得以广泛传播。丹霞一词源自曹丕《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舒缓褶曲与盆地抬升,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砂岩交错层理形成的锦绣般地形,称为锦石。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崖体崩塌后退,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与堡状残峰、石墙、石柱等地貌。高大的石墙蚀穿形成石窗,石窗发育形成石桥。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形态各异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等。狭陡巷谷因岩壁红色称为“赤壁”。中国丹霞南北差异明显:南方以“碧水丹山”,奇山秀水湖光山色著称,集奇山(石)-秀水(瀑布、洞穴)-镜湖—田园(自然风光)—(民)居之美于一体。北方以黄土高原与大漠戈壁为特征,以山石雄浑,色彩艳丽著称,具有山势奇雄-怪石嶙峋-色彩丰富(五彩)-(特色)民居等雄浑大美,特别长达千里陕北铜川-志丹-神木丹霞景观带,集黄河与黄土高原之壮美、红色历史厚重、陕北民歌高亢、丹霞色彩艳丽于一体,堪称中国的“红河谷”“羚羊谷”,也是中国最壮美的“红谷”。
武夷山丹霞地貌主要由上白垩统紫红色陆相厚层砂砾岩、砾岩和黑色玄武岩、熔岩构成,为一套盆地河湖相沉积。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流水、风化、坍塌提供了丹霞地貌形成重要外力因素。丹霞景观地貌类型有:两壁直立的巷谷、崩积锥、堡状残峰、石墙、石柱、石胆。河流深切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形成形态各异直立的陡峻秀美丹霞赤壁、堡垒状的、宝塔状的奇峰,陡崖可形成高大的石墙、石窗、天生桥、一线天。流水侵蚀发育多层瀑布、岩穴(洞穴)、壶穴(深潭),形成武夷山九曲回肠的山水岩瀑于一体的独特自然景观。
武夷山赤壁丹山丹霞壮美,瀑布玉珠飞挂,九曲回肠的自然美景,让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更要保护好人类自然遗产—神奇秀丽的武夷“碧水丹山”。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END—
专栏作家唐永忠,陕西勉县人,在报刊和网媒发表有散文诗歌作品等,现居西安市。
摘选自:读书村,版权属作者所有。
作者/来源:乡情土韵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