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的北部,有一座被誉为“岭南名郡”的城市——韶关。这里不仅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更是石峡文化的发祥地和禅宗文化的祖庭。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古寺,它是东粤第一宝刹,也是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这座古寺就是南华寺。
南华寺,初名宝林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据记载,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在此创建了宝林寺,并预言百余年后,会有无上法宝来这里弘宣佛教,而来此修行的信众将会像树林一样多。
然而,隋朝末年,宝林寺毁于兵灾,逐渐荒废。直到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公元年),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诞生。他得到禅宗五祖弘忍传授衣钵后,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年)来到宝林寺弘法,并在曹溪传授佛法37年,使宝林寺得以中兴,成为禅宗道场。
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他采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的思想使“南宗禅法”远传世界各地,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而宝林寺作为“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公认为“禅宗祖庭”和“东粤第一宝刹”。
六祖惠能圆寂前,不吃不喝,打坐入定,使体内营养和水分逐渐耗尽,最终坐化圆寂,享年76岁。僧人们将遗体以夹纻法塑造成六祖真身像,供奉在六祖殿内。这尊真身像高80厘米,面形清瘦,双眼微闭,至今仍栩栩如生、容颜依旧,成为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
除了“镇寺之宝”六祖真身像,南华寺内还珍藏有大批国宝级珍贵文物。其中的北宋木雕五百罗汉造像,通高49.5至58厘米,每尊造像都是用整块木坯雕刻而成,姿态各异、风格浑厚质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南华寺作为“南宗禅法”的发祥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香客游人前来观光朝拜。春节期间更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交通也十分便利,从韶关韶华酒店出发,沿火车站前解放路前行大约15分钟可至。在韶关市内还有国营中巴开往南华寺,15分钟一班,票价5元,车程30分钟。
在南华寺内,院落宽敞,古树成林,环境幽静。四周峰峦奇秀,云雾缭绕,风光旖旎。这座古寺依山面水而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禅宗六祖惠能的南宗禅意。
在千年历史的珠玑巷里追寻时光流逝的印记;在丹霞山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去南华寺里感受禅宗六祖惠能的南宗禅意。这是韶关给你的礼物,这是韶关给你的承诺。
在南华寺的钟声中洗涤心灵;在曹溪之畔的静谧中感受岁月的沉淀;在六祖真身像前领悟禅意的深邃。这是南华寺给你的礼物;这是南华寺给你的承诺。
所以,无论你是寻找灵气的信徒;还是热爱历史、文化的旅者;或是希望在宁静中寻找自我的行者;这里都是你的必游之地——广东许愿很灵的古寺:东粤第一宝刹南宗禅法发源地——韶关的南华寺。
#优质作者榜#